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唐农 > 第四十二章 丰收喜悦

?    八月初五,一早儿,带了双儿和铁牛站了种子田旁边,三个人都是一脸的激动,看着红彤彤水灵灵的西红柿,青叶黄穗儿美人遮面的玉米,想着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这心里竟是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呜呜呜呜,我的土豆,我的西红柿、我的玉米我来了

    先摘三个西红柿,一个自己拿着,另外两个递给双儿、铁牛:“来尝尝,生的也能吃”

    给西红柿身上擦擦,全生态绿色食品,没农药,没化学成分添加,一口咬下去,黄的籽,红的汁,喷溢而出,酸酸甜甜的味道,爽口开胃,满嘴清香,实在太好吃了

    “好吃不?”兴高采烈的问双儿跟铁牛

    “好吃”铁牛兴奋点点头,又大大咬一口,吃的是只睡横溢

    “嗯”双儿两个手捧着西红柿,抿着嘴,两个眼睛放光

    “炒鸡蛋吃好吃,还有好多种吃法呢”我自豪的笑道:“全大唐,咱们三个是头一批吃到这西红柿的人”

    “东家,你说明年让俺家先种可别忘了”铁牛笑呵呵的提醒我

    “放心这话算数但你可得给我种好咯”笑着点点头

    “您就放心,今年我已经跟您学了怎么种了,明年一定种好”铁牛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说完两口啃完手里的西红柿,顺带着还给手指头嘬一遍

    种都水果玉米,这可不是吹的,外面包着的青叶子一拨开,露出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乳黄色玉米粒,一口咬下去,满嘴甜香,仿佛牛奶的味道,又滑又嫩的感觉

    吃完西红柿,直接掰了三根玉米,还是一人一个

    “好吃”铁牛吃完一抹嘴:“东家种的东西,就是好吃”

    “切瞎说了不是,是咱俩种的”我笑笑:“我也就是动两下嘴,真正下了功夫的,是你所以,这庄稼种成了,你的功劳最大”

    “嘿嘿嘿嘿”铁牛挠着头,裂了个嘴笑的开心

    “少爷,这玉米和西红柿我能摘几个给夫人和玲儿妹妹送去不?”双儿捏着手里的玉米没吃,看看我问道

    “行摘上每种摘上五六个送去,还有老关叔,等下也送一份儿,通知厨子,晚上听我吩咐,咱吃菜式”我点点头

    双儿喜滋滋的拎着俩篮子,各放了五个西红柿、五根玉米,然后给老关叔和尉迟红送去了

    “对了,让老关叔带杆秤来算算产量”我猛然想起来,赶紧后面叫

    “知道了”双儿远远应一声去了

    “铁牛,收庄稼”我踌躇满志的一挥手

    “好咧”铁牛挽起袖子裤脚,迫不及待的就冲了地里

    收庄稼的感觉真好,看着丰硕的果实,采摘着自己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那种志得意满的感觉,实在无法形容

    老关叔,勤快人儿,我们这才刚开始采摘没多久,他就开开心心领着俩粗壮老妈子来了

    “少爷,您歇歇我来”老关叔卷着袖子叫我

    点点头,我笑笑:“咋样,老关叔,庄稼吃过了么?”

    “吃了,老汉我还是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老关叔一脸激动的说道

    “呵呵,这可是咱庄子上的特产等明年种出来,有了足够的种子,咱庄子上的人家就都种”我咧着嘴笑道:“到时候,这日子可就好过了”

    “是”老关叔抹抹眼角:“要是没有少爷,咱们庄子哪儿有这个盼头”

    “来,老关叔,一起摘,争取今儿给它摘完”我指指西红柿

    铁牛正掰玉米掰的起劲儿,我在刨土豆

    “好”老关叔拎着个大筐就下了地

    对老关叔和铁牛来说,都是庄稼,所以两人摘的格外小心我看着笑笑,正常,人对事物都这样,等将来种的多了,自然就好

    俩粗壮老妈子看的羡慕,但没吩咐不敢下地伸手摸摸玉米和西红柿,稀罕的直叨咕

    “夫君”过了一会儿,尉迟红带着双儿和玲儿来了:“我们来帮你”

    看看穿的山青水绿的三个人,我摇摇头:“这地里的活路,你们就别掺和了,找俩护院来,这土豆太多,我一个人刨不过来”

    尉迟红想了想,摇摇头:“没事儿,双儿和玲儿都是农家姑娘,这地里的活路也不错,就让她俩来帮忙,双儿摘这西红柿,玲儿个儿高点儿,去摘那玉米,您带了老关叔和铁牛挖这个什么土豆”

    想了想,看见双儿和玲儿跃跃欲试的表情,笑着点点头

    虽然一伙人谁都没偷懒,可这三样东西产量太高了,一只忙到傍晚才差不多收完,除了这肚子饿的咕咕叫,居然没人觉的累

    三分地的西红柿,产量达到了1600来斤玉米种了半亩五分地,产量达到了700来斤土豆也种了半亩,产量高达2000来斤

    三种庄稼收获了满满当当一院子

    听着最后总结出的产量,老关叔和铁牛激动的直打摆子,尉迟红、双儿、玲儿和两过秤的老妈子,也惊讶的咧了张嘴合不拢

    “切,没见过大世面”我故作镇定的笑笑,但这一脸的自豪感那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土豆留五百斤做种,明年给人字号田都种上西红柿也留五百斤,玉米留两百斤,剩下的给各家每家都送一点儿,上河苑也别落下,咱自己留一些,能吃一冬天呢”我指手划脚的笔画着虽说没打算再牵扯官场上啥事儿,但这做小辈该尽的礼数要尽到

    “每家西红柿和土豆都送二十斤,玉米送二十根就行了”尉迟红补充道:“我娘家也一样”

    “是不是少了点儿?”我问道

    “不少到时候等几家吃完了,都像你要的时候,你就知道苦了”尉迟红戳戳我的头:“还有,这么送出去他们就得留了种子了,咱家的好处,不能随便便宜了人家,这个夫君有什么办法没有?”

    “……要不给玉米煮熟了送过去?西红柿和土豆若是没人教,他们肯定种不出来”我老老实实回答道

    “那就按了夫君说的办法办”尉迟红点点头,小脸一仰:“等咱庄子上都种了这庄稼,再教他们”

    晚饭宅子上所有人都吃的是煮玉米、酸辣土豆丝和西红柿炒蛋足足烧了比平时多一倍的份量,都还没架住吃还不断有下人相互打听,以后是不是顿顿都有这个吃被老关叔直接赶跑了

    摊了椅子上,满足的拍拍肚子太不容易了,为了能在大唐朝吃上这几样东西,你说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啊辛苦付出总算得了回报,头一回觉得这三样东西这么好吃

    “夫人,你说这东西要是拿了集市上去卖,得多少钱一斤?”我有点的YY的问道

    “看您挺聪明个人,咋说这种傻话呢?”尉迟红端了杯茶给我:“别说今年这东西咱不卖就算以后有出手的打算,只要给长安城几家大酒家送点儿样品,他们就能排了队来求咱们这价钱还不是随便咱们定”

    说完,尉迟红看看我问道:“这几样东西能放多长时间不坏?”

    “玉米只要给太阳下面晒晒,放个半年那是小意思若是费点儿功夫给玉米粒搓下来,放个两、三年没问题土豆只要保存的好,一个冬天肯定能过,就是这西红柿,若是不拾掇拾掇,十来天就坏了”

    “十来天,短了点儿”尉迟红皱皱眉头

    西红柿的保存,最常见的就是做西红柿酱给医院用的盐水瓶子洗干净,大蒸笼架子上一蒸,或是直接开水里煮一煮然后给西红柿开水烫过去皮后,用筷子捅了瓶子里,然后给瓶口密封好,这样存放的西红柿只要保存得当,放一冬天肯定没问题的

    还有就是把石岩上建个地窖,内高外低上面铺上一层细沙,在细沙上面再铺柏树叶,再一层西红柿,一层柏树叶的堆放,一般堆4-5层这样的保存的西红柿色泽鲜亮,口感好能从秋天一只放到来年春天不坏

    把这两种方法都告诉尉迟红当然,给盐水瓶子改成了瓷器瓶子

    “烧瓷瓶子开销太大还是盖地窖划算咱庄子上刚好有俩山丘,每座山丘下面建一个反正秋收过了,庄户有闲功夫,十天之内,一定要给这窖赶出来”尉迟红啪的一拍桌子,就下了定论:“这个就包了我身上,夫君放心好了”说完尉迟红转身就要去找老关叔

    “既然要修窖,给宅子里那个顺便也扩扩大,我有用”我点点头,从目前来开,还是修窖好

    “好,知道了”尉迟红点点头,走了

    早就想在庄子上造个酒坊,只是去年粮食吃紧,所以没行动,今年这麦子也收了,庄子上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的,干脆就等修完了窖造一个,呵呵,这可是个好买卖

    要说这酿酒,我还真研究过,当年在茅台酒厂所在的村子指导农业的时候,还专门跟人家里面的师傅探讨过一些东西,后来又去了四川宜宾的一个村儿,里面有一个五粮液酒厂退休下来的老师傅,我也向人家讨教过虽然不知道核心技术,但是结合我在农村私人小酒坊里学到的技术,我还真帮人家办过一个小酒厂,酿出来的酒口碑还不错,如今重操旧业,想来在大唐混混还是可行的

    呵呵,等咱的酒坊一起来,就凭了咱中国人的酒文化底蕴,这钱还不是真的要数到手抽筋?

    -------------------------------------------

    *_*今儿夜游算是见识了,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世博园的人是真太多了忙一天,快十点才到家从今天到五月三号,每天保证,但字数估计不会太多,请大家见谅,欠的字数等三号过了,咱一定补回来说到做到,大家监督

(https://www.tbxsww.com/html/4/4475/128403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