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秋风起又剑气至 > 第四章 先生剑剑带有不平意

元庆帝国尚武,几乎家家都会点拳法腿法之类的。而实在是身体差的人,便跑去街边小书铺,翻阅一下道法,什么《九天玄雷法》,《五雷道庄法》,都是些小孩子喜爱的书籍,也只能是小孩子爱看了,成年人哪里相信这些道法。
                有位约莫十二三岁的瘦小少年,其面目端正,看着尤为清秀。此少年,姓姬,名正一。不过年龄看着虽小,却偏偏喜爱假装大人的样子。每天先生教课也不去,就背着个手在街上晃来晃去,无聊之际,又跑去书铺翻阅道法,遍翻着翻着,还一边比划着。
                奇怪的是最近姬正一书铺也不去了,老老实实去上课。上完课后,就跑去街上的道士那里,也不说话,就坐在地上,看着道士给路过的行人算命。
                今天姬正一放堂后没有去书铺,也没有去老道士那里。
                他今天心情有点郁闷,他又被先生责罚了。
                也许是他自己认为的责罚。  
                先生今天问:“若在街上,与人争执,如何说服对面放弃争执?”
                屋内少年们都讨论的热火朝天,这边的人说:“说服什么?我堂堂元庆帝国子民,直接进行武力争斗啊,拳头才是最大的道理!”
                那边的人又毫不示弱说:“用儒家之理,以德服人。”
                那名中年教书先生见两边声音越吵越大,恰巧又在一旁看到心不在焉的姬正一。
                于是他清了清两声嗓子:那边正在闭目养神的同学,姬正一!你来回答下!”
                姬正一正想着如何拆穿那边道士的骗人把戏,就被先生点着名字了。他起身,低头望了望同桌,正是御水街第五户的安武朝他很抱歉的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中年教书先生此时发现姬正一没有认真听他讲课,也没多大生气,又重复了一遍题目。
                姬正一微微皱了皱眉,酝酿着说辞,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那个知秋了。知秋说他很小的时候经常被其他小孩欺负,每次他打不过别人的时候,他都会说一句:“君子动口不动手。”于是他就站在那里,张口说着:“一群人欺负一个人算什么本事?”
                “有本事把手里木棍放下!我们赤手空拳的较量几番!”
                “我们今天就来论论哪个不对,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是我的地盘...”
                “今天,我们不打架,就来论论道理,儒家曾教导过....”
                全是诸如此类的话,当时知秋神色激动,站在那里,那群小孩子都被他折服了。直到后来,知秋私底下才偷偷告诉他:“小一一呀,我都是骗人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说话,不要争执,打一拳便是,若是一拳放不倒。赶紧跑,打不过就跑总归是没错的。世界上的真理确实都在拳头上,那倘若拳头不管用呢?还指望以理服人呢?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不讲理的,如果讲理,何来起争执?            
                “那你为啥刚来御水街的时候要这样给我们说?”
                “这不,想着刚来,树立威风嘛!”
                所以后来姬正一几乎没有与知秋说过话。
                想到知秋那些话,姬正一免不了又叹了口气。教书先生见状后,心理不解,想着姬正一无缘无故叹气干嘛,便道:“年轻人叹什么气,不怕外泄元气吗?”
                姬正一听到后,赶紧回过神来。
                与人争执自是有一方不对,而肯定都不会承认自己不对,根据儒家学说来讲,不与人为恶,自是应退一步。他猜想这也是教书先生想听到的答案。可是不知道怎么,他心里总觉得不应如此做。
                为何与人争执一定要自己让别人?如果真是对方错了,那岂不是任由他错下去?可是,那怎样才能让那个人知道他错了?
                姬正一想不明白答案,他也不知道,于是他就这样沉默着。
                小书屋很破,甚至称不上是书屋。顶多被称为是用石头加木头搭起来的小木屋。每逢风吹雨打之际,小木屋便会发生“咯咯”声,这时候,书屋里唯一一个教书先生,便会停下讲课,而是让学生起身,望着屋外的雨。
                屋里的学生不知道教书先生何名,只知道姓文。他们的文先生性子不急,说话轻言细语,听说以前是秀才,不知道为何没能考上举人。而后的事就都不知道了。
                文先生见姬正一一言不发,一向和蔼的他,竟有些发火的预兆,他把手中的书放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姬正一。
                姬正一起初迎向了他的目光,而后又低下了头。不知道为何,他不愿说出那个原本是正确的答案。
                文先生依旧看着他,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的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终究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感觉自己做错事了。他想补救,于是他颤抖着说:“文..文..先生,与人争执是行不通的,自然是不争的好,君子...君子矜而不争。”  
                安武皱了皱眉头,望向这个有点让他陌生的三哥。
                小木屋其他的同学听后,有的赞许,有的沉默,不过都是不动声色,一声不吭。
                文先生听后面无表情,他重新拿起了手里面那本书。语气平稳道:“此话当真是你本心之语?”
                姬正一不敢看先生的眼睛,思考了两秒,依旧点了点头。
                不知何时,外面又下起了雨,小木屋被吹得“嗒嗒”的响。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吧。”一个声音不重不轻地传来。虽说同学们很不解,可还是欢呼着相拥跑出了小木屋。
                唯独姬正一和安武没有离开。
                安武家只有一位奶奶,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家。或许他印象中根本没有父母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安武在御水街便是个与常人不同的存在,他独来独往,起初与御水街的所有人都不打交道,甚至在教书先生在小木屋开私塾后,他依旧一人。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这个少年总是低着头。
                不过总是回家的时候步子走得快些,而去往小木屋的步伐总是沉重一点。
                或许所有少年都是这般吧。
                虽说安武独来独往惯了,可是他还是与御水街的“三哥”熟悉一点,毕竟一同在小木屋上课,其他人要么是像知秋,勉之这样依旧在外干活。要么是像其他几位年龄尚小,还没有送往小木屋。
                所以,今天的安武,还是留下来陪了姬正一。
                他知道,文先生有些生气了。
                他也不知道为何生气,只是他看到了文先生今天提前放堂了。
                这是文先生两年来第一次提前放堂。
                窗外的雨依旧不停的下着,小木屋内只有三个人了。
                教书先生端坐着,手里面捧着那本书,也不说话,背微微有点驼,不知道是不是身体差的原因,他在下雨天总是容易咳嗽。
                屋内明明有三个人,却显得很寂寥。尤其是伴着教书先生的咳嗽声。
                姬正一不知道为何,有些心慌。他怕文先生这样一言不发,他记得上次文先生这般模样的时候,还是在第一次见先生的时候。
                两年前的文先生,似乎背都还打得笔直,手里面拿着一把黑伞,不过破破烂烂的,一口河州口音。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身后的小书箱,沉沉的,至少有几十本书。
                那一年御水街的孩子除了勉之和知秋年龄稍大以外,其余的孩子都不到十岁。每天都忙着不是去掏鸟窝就是去捉鱼。孩子以第六户的叶其为首,调皮捣蛋“无恶不作”。第四户的胥敬,被母亲禁足的时候较多,不准他与叶其鬼混。第五户的安武也是老实的主儿,也不会和叶其一起去打架。御水街唯一的女孩儿,第七户席安安倒是挺安分的,就是过于安静了点。
                而只有姬正一,整天一言不发,就爱跑书店,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是总归认得书上的一些画。什么拳法,腿法,道法之类的图,他都看了许多。
                可惜姬正一什么也学不会,他从小身子骨差,无论拳法还是腿法都与他无缘。  
                而叶其在城南这一片也小有名气的。从小就经常带着城南片区这帮孩子到处瞎逛,直到后来勉之从外边回来才稍稍收敛。在勉之回来之前,他常常带着靠御水街这边的孩子,经常和隔壁住菜市场的打架,总是打不过。
                于是有一晚他瞒着所有孩子,一个人从家里面翻墙出去,来到另一个死对头院子里,嚷嚷着让那个孩子出来单挑。
                结果架没打上,那个死对头倒是被他家父母打了个半死。
                后来大家只知道,他再也没有去过菜市场那边。
                叶其家里面条件稍稍比御水街其他孩子家好点,他父亲是位郎中,家里面开了个小药铺,原本他是住在隔壁州的,不过由于叶其母亲身患重疾,耗光了家里的积蓄,于是父亲为了生活着落,在叶其两岁那年就搬进了御水街。叶其一家也算是土生土长的御水街人了。        
                不过叶其看似冲动好怒,其实他城府颇深,他有种近乎天然的直觉,他知道哪个人看似和蔼,哪个人不太好说话。比如那年文先生来到御水街,平常的他,肯定不管如何,都要与人攀谈两句。
                可那天的他,看到文先生竟是一句话不说。
                再后来,叶其成为了唯一一个不肯去小木屋读书的御水街之人。
                连最小的第七户席安安都嚷嚷着再过一年就要去小木屋读书。姬正一思绪飘了多远,他突然想起为何一向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叶其不愿意来小木屋。
                原来啊,他早就知道文先生不好相处。
                对啊,从文先生第一天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也许,我姬正一知道的稍晚了点?明明知道其不可为,可偏要为之。
                明明知道文先生不愿意听那个答案,可还是说出那个答案。
                也许,我说出自己的第一个答案。
                文先生就会高兴的吧?
                这天文先生最后一个离开了小木屋,没有拿他的黑伞。就这么一路淋雨淋回了家。
                只是走路有些颤抖。
                文先生这天喝酒了,两年来第一次喝酒。
                他说自己没有说醉话,都是些真话。  
                “好一个君子矜而不争...我不争,所以来了这儿。”
                “不争...就不争啊,世间万千事与我何干?”
                “可我还是想争一口气啊....”
                  文先生这天,醉里挑灯看剑,可惜没有梦回吹角连营。  
                  他以黑伞为剑,出剑七七四十九次。  
                  剑剑带有不平意,还带有一丝醉意。

(https://www.tbxsww.com/html/98/98306/3136072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