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异时空之红色间谍 > 第二十八章 大事件之代号“曙光”

?    安逸旅店是一家小旅馆,只有老板和两个伙计[]老板和伙计都是特科情报科的人员对上了紧急联络暗号之后,老板马上把项勇和苏明安排进了一个偏僻的客房,并命令一个伙计出去探探风看看情况

    还没等项勇和苏明两人好好喘上一口气,出去探风的伙计急匆匆回来报告,在街上多了不少形迹可疑的人员项勇这才想起自己把抢来的沃尔沃小汽车停在蒲柏路的路口是一个绝大的破绽,当即打算再次转移可是已经晚了,很快军警就严密包围了蒲柏路地区,开始了大搜查

    为了紧急联络的方便,安逸旅店里安置了一条电话线路不过平时不允许使用这条线路和上级进行联系项勇得知旅店里有电话后,马上使用电话和特科安全科科长顾顺章取得了联系,汇报了被困蒲柏路安逸旅店的情况顾顺章得知情况的严峻不敢怠慢立即亲自汇报了特科负责人周恩来获知共产国际支援的大功率电台和报务人员被困安逸旅店,周恩来决定由特科红队来执行救援任务,他命令陈赓,不惜一切代价救援转移被困在蒲柏路安逸旅店的共产国际的报务人员和电台器材报务人员和随身携带的密码最优先,绝对不能落到敌人的手里

    红队接到了命令之后立即侦骑四出,在情报科的配合下很快摸清了蒲柏路的情况驻上海的第二十六军出动了整整一个营的兵力,把蒲柏路通往外面的大小路口给彻底封锁,所有人员车辆许进不许出调查科的特务在军警的配合下正分成十几个分队,在挨家挨户地搜查蒲柏路虽然不算太短,但是按目前国民党军警特务的搜查度,最多四个小时之后就会搜查到安逸旅店很明显,调查科不光想找到被困在蒲柏路里的地下党,而且还想以被困的地下党为诱饵,进而抓获多前去救援的地下党

    陈赓,杨至成和文昆凛在红队基地里开会讨论救援方法杨至成建议和安全科的同志联合行动,因为安全科负责党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机关的护卫任务,也有相当的武装力量,而且护送共产国际电台和报务人员这件事安全科一开始就参与了文昆凛坚决反对这个建议,他指出第一、没有这个必要,这个救援任务不是出动武装人员多少的问题,就算集结上海地下党所有的地下武装人员也无法和国民党第二十六军的一个营硬拼而且出动人员越多越容易露马脚这次任务关键在于想出一个恰当的救援方案,用少量精干人员来实施而且还要快第二、从红队本身的机密性和安全性考虑也不合适,红队是特科内最隐秘的部门,红队目前人员编制,基地所在这一切都是绝密,红队以外的人员只有周恩来知道,甚至于连红队本身的存在对大部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成员来说都是一个秘密如果和安全科联合行动,对将来会是一个安全隐患文昆凛心里在想特别是安全科科长还是那个“**历史上最危险叛徒的顾顺章”,坚决不能让顾顺章有机会得知红队的任何详细情况杨至成虽然对文昆凛的安全戒心有点不以为然,觉得他过于不相信自己的同志,但是也没有再坚持自己意见

    一个接一个方案被提出,化装转移,就地隐蔽,武装救援等等等但是又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决因为都存在一个问题,每一个方案风险都很大,无法保证人员和电台的安全性文昆凛脑子里想遍了他所记得的穿越前中外特种战,反恐怖战的战例,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可以参考的终于,他从二零零四年二月俄罗斯的一支“格鲁乌”特种部队和车臣“黑衣天使”格拉耶夫游击小队的一个追捕战例中得到了启,提出了一个瞒天过海、金蝉脱壳的方案

    他的方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国民党调查科方面为了引诱多的地下党前去救援,对于进入封锁圈的人员和车辆并不进行严密盘查这一点,把一辆卡车和一队精干的红队人员送入封锁圈除了带上必要的武器弹药之外还要带一些国民党军警的制服

    第二部分、进入封锁圈的红队人员分为两组,一组人员开卡车带上那部大功率电台,用武力闯出封锁圈,吸引国民党军警特务的注意力

    第三部分、在第一组人员撤离的路上埋伏一组人员运用爆破,狙击等手段阻击追踪的国民党军警车辆,掩护第一组人员撤离第一组人员撤到预定的地点后,用枪击毁电台,然后抛弃卡车和被击毁的电台,和接应小组会合后换车转移抛弃击毁电台主要为了让国民党方面相信需要救援的人员已经转移,而电台是因为在突围枪战的时候被流弹所击毁而不得不随车抛弃

    第四部分、第一组队员和要救援的对象化装成国民党军警的样子,利用国民党军警大举追捕冲出封锁圈卡车的机会混出封锁圈实施转移

    这个方案最关键和最危险的地方就在第二部分,如果能够顺利地武装冲出封锁圈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万一在冲封锁圈或者在突围的路上时卡车被打瘫,那第一组的人员摧毁电台后边抵抗边徒步撤离如果被包围的话必须就地抵抗,为第二组人员的撤离争取多的时间

    文昆凛的救援方案环环相扣,虽然第一组人员形同敢死队,搞得不好就是九死一生,但是共产国际报务人员和密码安全撤离的可能性却很大救援方案的提出者文昆凛主动提出自己带队第一小组,倒不是文昆凛故意在逞英雄,而是他考虑这种近乎让第一小组送死的方案其实是很不得人心的,他自己带队可以最大程度上抹消掉红队队员心里可能会有的怨气,有利于他今后在红队的工作而且第一小组的行动虽然非常危险,但是做好充足准备的话,成功突围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另外成功的话他自己的功劳也是最大的文昆凛没天真地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就动动嘴皮子就改变历史,指点江山要想有一个不一样的历史,必须豁出去拿命去拼才行

    陈赓经过反复衡量之后同意了这个方案文昆凛负责现场指挥兼带队第一小组乘卡车武装突围,杨至成带队第二小组化装混出封锁圈,陈赓任行动总指挥,协调第一,第二小组,伏击小组,接应小组的行动

    救援行动代号“曙光”

(https://www.tbxsww.com/html/4/4460/127894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