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羽化成宋 > 第六十章 东京也整军

?    萧羽整军这件事情,并没有做什么刻意的隐瞒,况且就算是想隐瞒,如今的代州城内明里暗里有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看,想瞒也是瞒不住的。所以他也就完全的放开手去做了,并且这几日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整军这件事上。

    符昭信这些时日也没闲着,别看他整日就和两名舞姬厮混在一起,但他下面的人已经把萧羽这两日做的所有的事情都禀报给他了,不仅如此,萧胡辇和巴根的一举一动都依然被监视着,只是可惜的是,他哪里能监视住巴根的行动,他的人早就被巴根发现了,如今再想监视巴根更是难上加难。

    赵普那里也已经开始着手秋税征收的各项事宜了,他领着一帮子功曹小吏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把代州城的户籍档案和以往的税赋档案都给找了出来,以此为依据,又重新去稽查核实。

    几日的功夫萧羽终于把那五千人都又重新进行了一次整编,按照伤势的轻重不同,萧羽分成了三个等级,然后让他们分别进行了一些体能测试的训练,萧羽把代州城的军营场地完全按现代军队的操场进行布置,队列、拳术、越野行军、体能测试,一番测试下来,萧羽又再次进行编队。

    虽然当下没有马匹,萧羽还是向符昭信借了五百匹战马,组建了一个五百人的骑兵队伍,然后是两千名弓箭手,两千名步兵。萧羽还组建了一支特别的队伍,这支队伍约有五百人的样子,连被选中的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兵种,如今他们没有任何的装备,至于萧羽会让他们做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其他的兵种都按要求在几名指挥使的带领下进行着有序的训练,可是还有这五百人依然还在进行测试选拔,这五百人里,萧羽只打算留下一百人,也就是说其他四百人还将被再次淘汰,但其他被淘汰的四百人会暂时性的直接的编入骑兵队伍中,至于那神秘的一百人,萧羽不透露,任何人都不知道萧羽的最终的想法,也不知道萧羽会要他们做什么。

    ************************

    汴梁城,大周的皇宫御书房内,皇帝柴荣手托着内侍官送来的奏折,紧皱着眉头道:“王著和韩通到了代州了没有?”

    内侍官刘淮南压低着身子,半躬着腰道:“回皇上,他二人已经走了有一段日子了,应该快到了吧!”

    “应该快到了?他们人还没到代州呢,代州的奏折倒先送来了,哦,还有那个张德钧,奉命去代州传旨也该回转了,如今到了哪里了,怎么还没回京啊?”

    “这?奴婢不知。”

    “不知?朕可是听说他跟着符彦卿的天雄军一起绕到大名府去了,也罢,他毕竟还年轻,有些个贪玩的心性。”柴荣踱着步道。

    刘淮南冷笑一声,道:“皇上要不是看在张公公的面子上,他小小的一个伺奉官哪里有机会去出这皇差,却不想,到了地方上他小小年纪还摆起了谱来了,一路上居然和魏王符彦卿平起平坐,一同绕回到大名府去了。”

    柴荣听他这么一说,转过身看着刘淮南笑着道:“你方才不是说不知道他的行径吗?为何现在倒说他一路上和魏王平起平坐,你是如何得知的?”

    刘淮南一听柴荣点破了自己话中的玄机,慌忙一惊,立即伏地跪拜,道:“皇上,奴婢,奴婢是方才听陛下说他到了大名府去了,故而……”

    “好啦,我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张德钧是张全的养子,张全伺候了先皇又来伺候朕,一直忠心耿耿,他替自己的养子讨一个这出皇差的机会,你说朕能不给他吗?不过你也不要老是介意,你与他都是朕身边亲近的人,都是最值得朕信任的人,还希望你俩不要老是因为一些个陈年旧事而彼此闹得不开心,朕还有很多事情要倚仗你们俩位呢?”柴荣如此一说,自然就是要刘淮南和张全二人放下曾经的一些过节,共同全心全意的侍主。

    张全是个北方人,刘淮南却是淮南人。刘淮南打小是逃难到了汴梁城,为了生计无奈入了宫,做了内侍官,他初入宫的时候曾经因为语言上方言之间的差异,说起话来和北方人自然不一样,张全经常取笑于他,可刘淮南却也是个记恨心非常强的人,见别人取笑自己,日子久了就心怀怨恨。他和张全两人又因日常一些琐事不断的争执,发展至今日今时已然成了仇人一般,再加上两人的权势都越来越大,张全是内侍官行首,刘淮南却常常伴随在皇帝柴荣身边,甚得圣宠。两人各自倚仗着自己的权势和皇帝对自己的信赖明争暗斗,柴荣看在眼里,也曾多次暗里劝解过,于是他二人每每在柴荣面前都表现的极为和善,一转身就立即变脸。

    柴荣将桌上的奏折再次拿到手中看了又看,道:“这份奏折,字迹隽秀工整,不知是不是那个萧羽写的,还是他已经找了个幕僚了。但不论是谁,能写出这一手好字的,也不简单了,并且这文笔也极为熟练老道,倒是不像那萧羽写的。眼下头疼的事情,是这代州城的军粮军饷问题,拨付给他,那日后肯定会不停的索取无度,若是不拨付,那这代州城万一生了乱子得而又失,却也十分的可惜啊!”

    “圣上顾虑的是!”刘淮南附和着。

    “传令下去,速请李谷、王溥、范质三位宰相到御书房来。”柴荣道。

    刘淮南领了旨立即转身去传旨去了,这时一个小黄门匆匆的跑进来回禀道:“回圣上,禁军殿前都虞侯赵匡胤求见。”

    柴荣一听,立即抬起头道:“哦?速速宣他觐见!”

    小黄门领了令立即折身就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赵匡胤踏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御书房,进得门内,立即施礼道:“臣赵匡胤见过陛下。”

    “赵匡胤,来的正好,你先说说朕前些时日让你整顿禁军,如今效果如何啊?”柴荣道。

    赵匡胤一听到柴荣问起他关于整顿禁军的事情,他立即一抱拳道:“回圣上,臣已经将整个殿前军和侍卫马、步军都重新进行了选拔分编,按陛下的旨意,老弱的将士已经遣散回原籍地从事劳作了,留下的都是青壮的将士,同时还组建了一支上军,这支上军约有五千余人,乃是禁军中的精兵。”

    “哦,看来赵将军这些时日的成果非同小可啊!”柴荣喜道。

    “臣今日来就是想请陛下明日到城郊的军营中登上讲武台,巡查三军的。”赵匡胤道。

    “好,明日,朕就登上讲武台,巡视三军。”

    二人议定明日巡察禁军的事宜,李谷、王溥、范质三人也已经踏进了御书房了,众人俱都施礼之后,分两侧坐了下来。

    唐五代时期,宰相上堂议事,和皇帝是平起平坐的,朝堂上一般都给宰相设有的座位,所谓的“坐朝论道”就是从这里来的,以示皇帝对宰相的敬重,在御书房内更是始终都备有座位的。众人坐定之后,赵匡胤施礼欲退出御书房,却被柴荣叫住了。柴荣道:“赵将军,这件事情你也听一听吧,是代州城的事情。”

    “代州?”赵匡胤一疑惑,立即想起了这座稀里糊涂就攻下来的城池,如今的代州城的知州据说是萧羽。萧羽是何人,当时在高平之战中助自己取下张元徽首级的人,晋阳城外献策围城打援,之后随自己出兵打援,却无端的失踪了的五百人,而正是这五百人据说逃到了代州城下,协助符彦卿出奇谋轻易的拿下了代州城,并且手刃代州城守将白从晖的首级,说起来此人有智有谋,又身怀高强的武艺,倒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赵匡胤思及此,应了声“喏”,身体向旁边一退,立在了三位宰相之后。

    柴荣将萧羽发来的奏折给众人都传看了一遍,然后道:“三位相国,此时该如何处理呢?”

    三位宰相之中,范质是刚被提为宰相的,他简单思虑了一番,道:“陛下,臣以为以为代州城的粮饷不可拨给,若是此次拨付给他了粮饷,那以后他们必然索取无度,自唐以来,地方上的军粮军饷都是自行征缴发放的,那些个藩镇的财力甚至超过了朝廷每年的赋税,代州尽可以让他自己解决粮饷问题就可了。”

    “此话也不尽然,范大人,如今代州的情形和其他藩镇又不一样,代州刚刚攻下来,军粮短缺是自然的,同时陛下早有削藩的意图,加强朝廷对各节度的监管,如果放任代州不管的话,代州不光存在着得而复失的危险,同时还会留给其他藩镇节度以口实啊。”李谷捋着胡须道。

    王溥听了他二人所言之后道:“陛下,臣以为代州城的粮饷还是要拨付的,但不可由朝廷来拨给,陛下早有削藩的意图,代州如今依附在天雄军下,目前驻守代州城的也还是天雄军,所以如要拨给粮饷,倒不如责令天雄军给代州城拨发粮饷。”

    “嗯,王大人所言极是啊!”李谷也附和着,紧接着又道:“范大人方才所言也极有道理,但此事也不可不怀疑本就是天雄军借此来想占用朝廷的军饷的,若是陛下责令天雄军给代州城拨付粮饷,恐此事还是有些不妥的。”

    “有何不妥?李大人多虑了,以在下看,陛下不如将此事推会给代州,以汴梁给代州拨付粮饷路途太远,耗费太多为藉口让他们找符彦卿要粮,同时拟道圣旨给符彦卿的,也以这个理由请天雄军就近给代州拨付粮饷,如此代州那方面让他就近找符彦卿要粮饷,此事也就推脱了出去了。”王溥捋着胡须道。

    柴荣听完了他们的意见,觉得王溥所言还是比较稳妥的,于是就令人按王溥的意见去拟旨了。

    次日,柴荣登上东京城郊禁军营中讲武台,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等一众武将紧随在他的身后。巡检三军,考校武艺,但见马军、步军一队队队列整齐,军姿军容较之以前果然大有了改观。

    自柴荣攻晋阳不下,班师回京以来,一路上看着这些个禁军将士,老弱和青壮混杂在一起,个人武艺技能参差不齐,这样的军队一旦遇到了硬仗要打,一声号令之下,必然队列不整,无法按号令进行有效有序的攻击。当然这也怨不得柴荣,当下的天下藩镇四起,各地方藩镇为了扩大自己的割据势力,尽量以丰厚的待遇来招兵,网罗了大批的青壮武士前去投奔,因此中央禁军招收来的大部分都是京郊附近的一些地痞无赖和富家子弟,他们只是为了到军队上吃粮拿饷,还有不少是靠着关系进来的老弱,这些个老爷兵们平日里养尊处优,开不得弓,拉不动箭,一投入战斗之中,那是窘样百出,这也就是为何高平一战,左路军不战自亏,亏得柴荣当机立断亲自披挂上阵,才激励起了士气,扭转了局面。而晋阳城的攻城一战则是完全将这些个弊病暴露的无疑,故而柴荣班师回京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军。

    如今看到赵匡胤整军效果显著,柴荣自然心中万分欣喜。柴荣不是个墨守成规的帝王,他胸怀大志,如今才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文治经济、政治,武治三军,更给自己定下了三十年的雄伟计划,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百姓,十年天下太平。

    然而,天往往却不遂人愿,柴荣如此的雄心壮志,谁能想,几年后的他在北征幽燕的路上会客死他乡……

(https://www.tbxsww.com/html/28/28470/839091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