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故国悲凉玉殿秋 > 二十九章密谋失败

?    李处温离开宫城,回到家中,听说李处能到光明寺落发为僧了,心里一怔,感到很意外。他想,这怎么可能呢?不久前还坐在一起议事,一点迹象也没看出来啊。

    李处能的妻子张氏也在这里,她希望李处温出面去劝劝他,让他回心转意。

    李处温答应说:“别着急,我一会儿就到光明寺去看看。”李处温猜想,很可能是,李处能担心暗通南朝童贯之事败露,害怕丢掉xìng命。李处温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胆小怕事。

    李处能是李俨的儿子。李俨是辽朝名臣,硕学大儒,与天祚帝的爷爷耶律道宗关系特别密切,赐姓耶律,封越国公,九年前去世。李俨仪容严整,勤勉机敏,官至参知政事。他一生廉洁,声名显赫。李俨是李处温的伯父,李处温对其特别钦佩。

    李处温悄悄来到光明寺,他希望找到李处能好好谈一谈。

    光明寺住持是通慧大师,年逾花甲,身强体健,他与李处温相识但不很熟。他听寺庙执事报告说,李处温已进山门,便赶紧出来迎接。

    “不知太尉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贫僧告罪。”通慧大师微笑着朝李处温施礼道。他知道,李处温是来找他堂弟李处能。

    通慧大师将李处温请到客堂,小僧立即端上好茶。李处温看了一眼jīng致的青花瓷小茶盅,但没动。他不想在此耽搁太久,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办。他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通慧大师也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实不相瞒,处能刚才对我讲过,他遁入佛门心意已定,从此后不再参问政事,希望太尉能理解,并成全。”

    李处温说:“烦请大师让他出来,我要见他。”

    慧通大师遗憾地摇摇头,说:“他说不想见任何人。他正在面壁思过,不希望有人打扰。”

    李处温怏怏不乐而归。

    李处温可能偶染风寒,忽然咳嗽不止。他感觉四肢乏力,头晕脑胀,只好卧床休养。他内心焦虑不安,督促儿子李奭说:“组建武装力量之事,必须加快步伐。越早就越主动,越晚就越被动。”

    李奭点头答应。

    李奭准备组建一支三千人马的队伍,他的主要帮手是耶律策、高勰和马谔。耶律策是宫城护卫,高勰是衙兵都头,马谔是秘书少监。他们几个人分头四处联络,秘密以重金许诺,招募勇士。一切都在悄悄地紧张地进行之中。

    涿州留守、常胜军都管押郭药师闻听耶律淳病逝,急忙从涿州赶来燕京吊唁。郭药师三十出头,身材高大,气概英武,能言善辩,沉毅果敢,在常胜军中威信很高。他一进皇城就放声大哭,哭声震天,撕心裂肺,如丧考妣。

    郭药师是渤海铁州(辽宁鞍山)人,是耶律淳将他提拔起来的,对他有知遇之恩。

    六年前,即天庆六年(1116),渤海人高永昌起兵叛乱,杀死辽东京留守萧保先,自立为大渤海国皇帝,占领辽东五十余州。高永昌后来被女真所杀,辽东也迅即被女真占领。

    为抗击女真,天祚帝授予燕王耶律淳为都元帅,让其在辽东招兵买马。于是,耶律淳招募辽东饥民,组建了一支队伍,号称怨军,取抱怨于女真之意。这支队伍分为八个营,两万八千多人。郭药师就是其中的一名首领。

    后来,怨军内部接连发生叛乱,尤其是去年chūn天,将领罗青汉率军叛乱,攻打锦州。郭药师趁机率军杀死罗青汉,立下战功,脱颖而出。

    萧干和耶律余睹奉命前来解决怨军问题。耶律余睹建议:“令怨军全体解甲,然后派兵掩杀干净,永绝后患。”

    萧干不同意,萧干说:“军中也有忠义之士,岂能尽杀之?”萧干对怨军进行了整编,留下两千人马,编为四个营,其余分遣到各禁军之中。分别以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担任四营统领。

    耶律淳称帝后,萧干推荐郭药师来燕京,担任皇宫殿直,即皇帝侍从官。不久,耶律淳将怨军改称为常胜军,擢升郭药师为卫上将军、都管押常胜军、涿州留守。

    萧干对常胜军的情况比较了解,听说郭药师已来燕京吊唁,便想趁机拉拢他,并控制他。现在常胜军已被郭药师扩编到八千多人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郭药师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模模糊糊地感到宫中气氛紧张,形势诡秘。所以,吊唁活动一结束,他立即出宫。他没敢回到自己位于燕京猫耳朵胡同的那套住宅,而是直接离开燕京城。他只带着两名亲兵,驰马回到涿州。

    萧干派人来到猫耳朵胡同郭药师住处,想请郭药师吃饭,叙叙旧请。可是,郭药师不在,只有几个随从,他们也不知道郭药师到哪里去了。随从们全部被扣下。

    其中有一个随从,名叫傅遵说,他是个进纳人,即花钱买官的,他是易州富商赵履仁的内弟。他知道赵履仁给李处温和童贯来回传信之事。他被扣下后,害怕受刑,就举报了姐夫赵履仁。

    萧干获悉后,大吃一惊,立即向萧德妃作了汇报。萧德妃让萧干立刻派人去易州抓捕赵履仁,同时暗中布置人马控制李处温,别让他出城逃跑了。

    赵履仁被捕后,秘密押来燕京。萧干亲自审讯,赵履仁供认不讳。

    李处温在家吃了一些汤药,病情有所好转。他走出厅堂,来到院中,忽然,一阵狂风从天而降,竟将院中的一棵石榴树摧折。李府内众家丁,无不骇然。李处温叹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吾归矣!”

    李奭他们已经招募大约八百多人。他们在环香茶楼做了分工,准备起事。他们约定,耶律策负责适时在宫内控制萧德妃,高勰负责抢占燕京各城门,马谔负责联络劝降众大臣,李奭负责联络宋军。宋军一到,立即开城投降。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萧干已经抢先行动了。

    萧干下令抓捕李处温父子。

    这天,萧干率jīng兵包围了李府。李处温亲自开门,见大门外站着黑压压的一大群骑兵。李处温故作镇静地问:“四军大王这是干啥?来抓捕老夫?”

    萧干笑着说:“太后有请。走吧。”

    李处温问:“有这样请的吗?”

    萧干收敛笑容,用力一挥手,一队队士兵冲进李府。从李处温家中,搜出了三千付兵甲鞍具等军队装备和钱财七万余贯,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jīng美瓷器。

    李处温被押解到元和殿。元和殿紧靠宫门,一进宣教门就能看见,这是宫城中最雄伟壮观的一座宫殿。

    萧德妃坐在大殿之上,满脸怒容,双眉紧锁,目光闪着寒气。萧德妃说:“你竟然想挟持本太后,向童贯投降献城。李太尉,你对得起刚刚逝去的燕王吗?”

    李处温假装听不懂,眨眨眼,说:“太后的话,老臣越听越糊涂,请太后明示。”

    萧德妃冷笑一声,说:“好!我明示给你看,把赵履仁押进来。”

    赵履仁被两名侍卫押解进来,他一见李处温,连忙把头低下,不敢直视。

    李处温明白了。他想,看来抵赖是不行了。

    李处温说:“臣父子对于宣宗(耶律淳逝世后的庙号)有定策之功,应该世代蒙受宽恕优容,岂能因为谗言而获罪?”

    萧德妃一听此言,更是怒火冲天,厉声说道:“什么定策有功,纯粹是一派胡言,如果燕王不登基,那就会像周公一样,享亲贤之名于后世。误燕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

    李处温长叹一声,闭口缄默。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无用了。成者王侯败者寇,命中早已注定。

    童贯蔡攸和赵良嗣一直在雄州翘首企盼,他们期待着燕京传来好消息。先是耶律淳病逝的消息传来,接着传来的消息竟然是,李处温被萧德妃赐死,李奭被凌迟处斩。

    赵良嗣被这个消息惊得目瞪口呆。

    消息很快报到京城汴梁,徽宗听后,也十分震惊和沉痛。

    对于李处温父子的死,徽宗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大宋抚定燕京,徽宗立即下诏,追封李处温为广阳郡王,李奭为保宁军节度使,并令燕山府将李处温本宅改为一座宗庙,以纪念他们父子为大宋收复燕京而做出的牺牲。

(https://www.tbxsww.com/html/27/27277/817880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