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 第877章 必死之人!

  “我要登上名刀大赛决赛现场,让他们看到,即便许医生被不讲武德的赛委会变相禁赛,他的传说还是会宰治整个赛场!”

  “我必须考虑这是不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

  一连串名言,选拔赛之前就已经开始在临医的大群里流传。

  各种圣经和“我是许医生的狗”这类发疯文学到处都是。

  不知情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什么狂热粉丝群……

  然而,到了比赛现场,这些放下豪言的人却是一个比一个正经,一戴上口罩手套,就又变得衣冠楚楚了。

  没有人会想到某些拿着手术刀的冷酷女医生,前一刻还拖拉着裤衩子对着许医生prprpr。

  当然,她们也仅仅是在网上不当人罢了。

  真正到了许秋面前,她们连半个瑟瑟的词都不敢说。

  ……

  选拔赛的考核项目由许秋亲自制定。

  一是疾病诊断。

  二是手术水平。

  针对护理团队,还有相对应的考核指标。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许秋还给临医大家伙提供了一条捷径。

  那就是挑战已经内定的医生!

  只要证明达到他们的平均水准,就能直接入选。

  不过这也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渠道而已。

  基本上没有人会自讨没趣。

  江麦是医生里的怪才,硬是靠一手解剖小动物练成了连许秋都称赞过的手术记忆。

  杨钰恩……全球排名仅次于妙佑诊所的利夫兰诊所都抢着要。

  而秦祈音、黎雪等人,都是临医里的明星人物,医术甚至能比肩不少主任。

  哪怕是最年轻的施怜,本身天赋再加许秋的栽培,也不弱于前面这些人。

  他们要是能达到这批怪物的平均水平,哪还需要选拔赛,早就被提前内定了。

  毕竟,在许秋拥有最高话语权的临医,所谓的内定其实就是实力排名,不可能有二代三代,或者是院长儿子卫健委主任孙子过来蹭名额。

  这场选拔赛,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周左右。

  最终又选出了七个,组成了一个十二人医疗团队。

  施怜不出意外地是队长。

  她的综合能力超强,哪怕是老牌的黎雪、秦祈音都不得不服。

  毕竟是跟着许秋混的。

  副队长则是黎雪。

  杨钰恩虽然天资出众,但她今年才二十五岁,比许秋还要小两年半。

  多少欠缺了时间的沉淀。

  护理团队这边,则由急诊科小护士夏竹当护理部的小队长,另外还有一位来自心外科的小护士也成功入选。

  两人都是二十四五岁,花一般的年纪,还没有经历过护理工作的长久摧残,依旧是鲜嫩的青苹果。

  但经验却也很丰富。

  尤其是夏竹,她算是刘素素倾力培养的人才,很快就在急诊科打响了名声,成为了许秋的得力小护士。

  之一。

  ……

  人员确定下来后,许秋开始对这只小队展开训练。

  施怜等人的水平也在飞速提升。

  陈巧虽然是从协和回来的,但她和临医的人还是打成了一片。

  成天和不同的人比拼医术,动不动就跟人较劲,这几个月的手术室就没几天夜晚是停歇的,基本上都被这队人给占领了。

  白天练手术、诊断。

  晚上则找没人的手术室继续练习。

  显然,最提升技术的是急诊科。

  这也导致急诊科热闹了起来。

  十三个疯狂内卷的医生护士一进来,整个急诊科的效率直接快干到了翻倍。

  晚上七点钟。

  护士台才接到抢救的电话,一溜人就连忙冲了出来。

  施怜、陈巧、秦祈音等人大眼瞪小眼,做好了抢病人的准备。

  而此时,救护车之内,家属依旧忐忑不已。

  病人是一个重度烧伤的中年男人,因为火锅店液化气爆炸,全身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面积烧伤,颜面部烧得快要融化了,躯体、四肢等部位反而好一些,只是二度烧伤。

  他的生命体征已经很危险,各项数值都在报警,很多指标也到了危急值。

  另外,在爆炸后,残留的意识让他往外跑了几步,撞在了外边的广告牌上,很有可能还有脑震荡、脑出血的风险……

  这样一个病人,用必死无疑来形容都不为过。

  也是因此,很多医院都不敢收。

  他们先后跑了好几家医院,都只敢给一些基础的抢救治疗,至于后续的处理,全部推荐到临医来。

  随车医生缄默不语。

  他心底也叹了口气。

  如果是以前,医院碰到这种病人,不至于害怕到不敢收。

  毕竟严重到这种程度,几乎是必死的。

  因此,治好了他们医院能扬名立马,治不好,那的确就是现代医学能力有限,谁来都救不活。

  对于一个本来就要死的病人来说,只要家属认清现实,医院都乐意接收,因为正反医院都不会亏。

  但现在却截然不同了。

  自从drgs出现,医疗行业迎来剧变。

  某种病,卫健委规定了是多少钱,那就是多少钱。

  比如这个重度烧伤的病人,卫健委规定的报销额度是三万元。

  假如超过了三万元,那么超出部分的钱全部由医生自己承担。

  显而易见,这位病人三万不可能治得好,以他的情况,十几万都不好说。

  真要是收了这个人,医院得为他垫付十来万。

  医生一个月就挣那几千上万块钱,说到底医生只是个职业。

  就连许秋,也不会要求其他人像他一样,他对其他医生的要求只有一点:恪守医疗指南。

  只要不违背医疗指南,严格按照标准来治疗,这就算是一个不错的医生了。

  公立三甲全部都是自负盈亏的,收一个病人,反而要搭进去十几万,谁敢收?

  而且,drgs最恶心的点不在于此。

  它设定的三万报销额,哪怕医生把成本控制到了极致,只让患者花了一万就出院了,剩下的两万也不归医生。

  反而,医保局会考虑“既然有人能一万就救下这个病人,其他人也一定可以”,从而再次降低预算额度,把三万的报销额降低到两万,进一步压缩成本。

  简而言之。

  用的钱多了,医生补。

  少了,医保局会降低报销额,让更多的医生补。

  重重因素之下,救护车里的男人变成了没有医院敢收的“赔钱货”。

(https://www.tbxsww.com/html/143/143529/2245107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