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极品家丁 > 第十八章 少爷先生

自从上次董力在杭州诗会上大出风头后,杭州的街头巷尾的人们总是在茶余饭后的议论他。

  “你们知道吗?这次的杭州诗会出现了一位奇人”?酒馆中一位三十上下一脸精明像的中年人向同伴问道。

  “什么奇人?钱兄给我们说说。”

  中年人刚要拿起酒杯喝上一口,发现已经没酒了。叹了口气。旁边人见状立马招呼小二拿一壶酒来。待小二将酒拿来。中年人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随即一仰头将杯中酒倒入了口中,然后一脸陶醉的道“此次的杭州诗会,取得最佳诗作之称诗词,你们知道是何人所作吗?”

  “应该是柳公子,或者是韩公子吧。”

  “中年人摇了摇头道“非也,既不是柳公子,也不是韩公子。更不是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两位。”

  “钱兄,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赶快告诉我等到底是谁?”一位听众催促道。

  见有趣事可听,酒馆中的人都聚集了过来。将中年人团团围在了中间。中年人见如此多的人正翘首以盼的看着他。不由的脸上笑容增加了几分道“尔等肯定想不到,此次诗会技压群雄的是一位元府的家丁”。

  “不会吧。区区一名家丁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会有如此文采。别是你在这胡说骗取酒喝吧”四周的人议论纷纷的道。

  “休要胡说,钱某也是读书人。怎么会做如此下作之事。而且我还知道这位家丁所作之诗是何内容。”听到有人说他骗酒喝,中年人一脸的涨红,不满的道。

  “是何内容?快快说来与我等听听”。

  中年人摇头晃脑的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钱塘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好诗,好诗啊。”周围一片的叫好之声。“不知道这位家丁姓甚名谁啊?”

  “此位家丁姓董,单名一个力字。是元府的一名小小家丁。但你们可不要小瞧他。据说这位名曰董力的家丁自小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连饭都吃不上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去元府做了一名家丁。”

  随后中年人绘声绘色的向众人描绘出了一个家丁是如何的不甘堕落,奋发图强、挑灯夜战、饱读诗书的场景。如果董力听到了这些话,他也得佩服这位中年人想象力之丰富,口才之好。放在现代,妥妥的做销售的好苗子。

  听闻此话,四周之人都有些自惭形秽。回思己身。与董力相比,自己的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却不知用功读书,致使到了现在还是寂寂无名。

  “此事还未完,董力在诗会上可不止是只作了这一首诗。他可是连作五首,而且首首都可称得上千古名诗。”中年人骄傲的接着道。看他那幅神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五首诗是他所作呢。

  与酒馆的热闹之景不同,此时柳府的气氛却显得十分压抑。

  会客厅中,柳青元和韩昌健相对而坐。两人面色阴沉,都未曾开口说话。最好韩昌健有些受了不这压抑的气氛率先开口道“柳兄,董力区区一个家丁竟敢如此的拂我们面子。可不能轻易的放过他”。

  “不知韩兄可曾有什么办法没有”?刘青元从小就是一个天之娇子。四周之人对他都是礼敬有加。还从未有人当面拂他的面子。

  此次的杭州诗会,董力这个平常柳青元连正眼都不会瞧一下的家丁,竟然敢当着众多才子佳人的面让他难堪。这让心高气傲的他怎么能忍受。

  柳青元也不想想,如果不是他在诗会上扬言要打断董力的双腿,董力又怎么会作诗让他下不来台。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些人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容他人哪怕一丁点的不敬。但凡有人忤逆他,都要报复回去。柳青元就是这种人,当然了,韩昌健也好不到哪去。

  “要对付一个小小的家丁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随便给他安个罪名,就能让他将大牢走穿。”柳青元一脸的不以为意道。

  “具体该如何做?”

  “这个先容在下卖个关子,日后柳兄自会知晓。柳兄只要和县令张大人打声招呼。剩下的就交给了我来办就行了。”虽然同为杭州四大才子,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韩昌健出身寒门,与官府中人未有来往。而柳青元就不同了,他有个做杭州刺史的爹。下面的官员总要给他几分薄面。为了更好的整治董力,所以韩昌健想让柳青元稍微动用一下官府的力量。

  “好,张县令那边有我去打招呼。剩下的由韩兄你来安排。我就在府中静等佳音了。”柳青元阴沉的脸上浮现了高兴的笑容。

  董力还不知道柳青元和韩昌健正密谋要将他下入大牢的事情。此时他正一脸不情愿的坐在元山的面前。事情还要从董力参加完诗会说起。

  从诗会回到元家后,元初晴就拉着姐姐元初夏去见了母亲。她想将诗会中发生的好玩事情讲给蒋欧听。一进门就发现自己的老爹元山也在。

  元初晴绘声绘色的给自己的父母讲起了诗会发生的事情。从董力对对子赢过韩昌健到在诗会上作了五首震惊全场诗都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元山知道自己这个二女儿是怎么样的性格。所以对她的话也是半信半疑。不由的就望向了在一旁沉思的元初夏。

  见到父亲的目光望向自己。元初夏说道“初晴的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事实却是如此。”二女儿的话,元山可以不信。但既然大女儿都如此说了,就令他不得不信了。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元山就将董力叫到了书房。

  “来,董力。坐下说话”。董力一进入书房,元山就一脸笑容的招呼他坐下。

  见元山那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董力就浑身不舒服,总觉得他不怀好意。心中暗暗加了个小心。

  待董力坐下,元山关切的道“董力,今天找你来呢。主要是想谢谢你前段时间为我元家出谋划策,想出了旗袍的点子助我元家走出困境。本来应该早些日子去向你道谢。但我实在是太忙,直到今天才稍微得空。”

  董力不知道元山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能秉持少说少错的原则开口回道“老爷客气了,为主家分忧是作为家丁理所当然的事。”

  随后元山又问了董力诸如“在元家住的好不好,近期在干什么啊”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董力也作出了“很好,没做什么事”的简单回答。这样毫无营养的问答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

  最后元山似乎毫不在意的问道“听初夏和初晴说,你在杭州诗会上可是大放异彩。连作五首千古绝诗。可有此事?”

  “来了,终于进入了主题”。董力心中想到。“二位小姐谬赞了,只是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随意之作。”

  “如果你那五首诗难登大雅之堂,这天下就没有几首诗可以登堂入室的了。我听过你所作之诗。不说古来罕有,那也是上上之作。在我大唐能有如此文采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听元山如此说,董力也不知道该作何回答。只得无奈的笑了笑。见董力不说话,元山又问了董力对于一些诗词歌赋有何见解。董力只好粗略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最后董力实在是不想与元山虚与委蛇了,直接问道“老爷,您有什么事情请直说吧”。

  “你果然聪明,那我就不与你客套了。我想请你做长默的先生,教他诗词歌赋。”

  “这可如何使得,我一名小小的家丁。有什么资格做大少爷的先生。老爷您就不要开玩笑了。”董力连忙摆手道。“做元长默的老师,开什么玩笑。就元长默那个家伙除了会逛妓院外,还会干什么。我可不想因教不好他,而被你责罚。”

  “在我看来,你文采出众又聪慧过人。绝对有资格教导我儿。”

  董力刚想继续推脱,元山就接着道“此事就这么定了。长默性情虽有些顽劣,但我相信有你的教导,他日后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材。”

  在唐朝,商人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士农工商中商还是排在最末。元山就想要家中能出个有功名的后代。二女儿元初晴就不说了。大女儿元初夏倒是才学斐然,但毕竟是女儿身,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元山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儿子元长默身上了。

  但令元山失望的是,元长默不学无术,成天只想着去青楼喝花酒。请的不少先生都被元长默气走了。后来但凡有点学问的人都不愿意来元府当先生。天无绝人之路,正在元山为这件事愁的茶饭不思的时候,董力出现了。所以才有了元山要董力当元长默先生这一出。

  “妈的,你要不要点脸了。就元长默那个家伙还栋梁之才,我看是废柴还差不多。”董力在心中暗暗腹诽。但也没办法,元山都直接替他做了决定。董力也只能一脸不情愿的接受了。

(https://www.tbxsww.com/html/143/143343/4906292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