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朕的大明帝国 > 第一百一十九章,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

朱常洵听完张维贤的解答后,一脸笑容的对着颜思齐和李旦二人说道:“原来如此,孤在这里可是等你两,等了好久了啊。”

        颜思齐与李旦二人闻言都是感到有些疑惑,这福王等自己二人是为何。

        见到二人皆是露出疑惑的表情,朱常洵看了一眼他们身边的张维贤,问了一句:“怎么英国公,  你没有跟他二人解释过吗?”

        “解释什么?”张维贤闻言一愣,呆呆的看着朱常洵。

        见到张维贤的样子,朱常洵开口说道:“就是训练船手的事情啊,英国公,你不会是因为陛下给了你一支水师,有了人手后,就将这事情完了吧?”

        被朱常洵这一提醒,  张维贤是明白过来了,  说道:“是关于训练船员的事情啊?”

        “对啊!”朱常洵皱着眉头的对着张维贤说道:“英国公,  你不能因为陛下给了你一支水师,就对训练船员的事情不上心了。”

        “是在下的过错。”张维贤对着朱常洵尴尬的笑笑:“这些日子里,忙着操练水师以及监督造船了,这事情却是有些疏忽了。”

        “不过,在下之前交代沈有容派一些水师的官兵负责教导船员了啊。”张维贤对着朱常洵说道。

        “水师?”朱常洵闻言后,用不屑的语气对着张维贤开口说道:“那些水师有远洋的精力吗?那不是之前孤的父皇下旨援朝,想必这些水师早就废掉了。”

        朱常洵话说得十分不客气。

        接着看向颜思齐和李旦二人说道:“与我大明的之前的那些水师不同,你两是有着远洋经验的。”

        “嗯。”颜思齐和李旦闻言后都是点了点头,对着朱常洵说道:“这个确实是,我等经常向倭国,以及吕宋等南洋各地进行贸易。”

        “所以啊,具有远洋经验的你们可比我大明的那些水师好多了。”接着,朱常洵笑着对颜思齐和李旦二人说道:

        “孤这些藩王们,可是十分需要你们这些有着远洋经验的人才啊,不,应该说是我大明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啊。”

        接着,朱常洵对颜思齐和李旦二人详细的讲解了,大明今后在海事方面的一系列安排。

        “还有一点。”朱常洵讲完自己这些藩王们将会移藩海外,  去海外开疆扩土之后,接着对着两人说道:

        “陛下之前可是对孤说过的,那些南洋等地将来都得是大明的!如果有藩王不想去美洲,那么可以选择移藩到南洋各地。”

        颜思齐和李旦闻言后,都是感到了十分的震惊。

        “陛下的决定,堪比成祖皇帝时的下西洋。”颜思齐闻言后不由得的感慨了一句。

        “不不,这可是超越了成祖皇帝下西洋啊。”李旦也是说道,毕竟成祖皇帝下西洋是去扬国威,而当今陛下不仅要扬国威,还要去称霸,开疆扩土的。

        “所以说,今后你们可是一定会受到陛下重用的。”朱常洵想了想接着对二人说道:

        “等到你们进京面完圣过,就立马来这里训练船员。”

        “陛下之前可是下旨建立了专门负责传授海上知识的学堂,现在是水师的一些官兵负责的,不过将来你们是要负责起来的。”

        朱常洵对着颜思齐以及李旦开口说道:“陛下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你们到时候到京师面过身之后,就能够明白了。”

        就在几人交谈着的时候,只见有一名太监跑到几人的面前:“英国公,  陛下有旨意。”

        接着将手中的一件信封一样的东西,  递给了张维贤。

        张维贤打开一看,嗯,没有错是陛下的字迹,现在的他对朱由校的草书是有所了解的。

        在张维贤看完之后,朱常洵连忙好奇的问道:“英国公,陛下有什么旨意吗?”

        颜思齐和李旦二人也是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很想知道自己今后要效忠的皇帝做出了什么决议。

        “陛下令我们做好出兵的准备,陛下想要将朝鲜国给控制起来。”

        张维贤话刚刚说完,朱常洵就十分震惊的开口道:“控制朝鲜?真的假的?那朝鲜不是咱们大明的藩属国吗?”

        “是啊,之前我等也才朝鲜国做过生意,那些朝鲜人可是很敬重我大明的啊。”颜思齐和李旦二人皆是震惊的说道,还说去了自己之前的经历。

        “英国公,这确定是陛下的旨意吗?”朱常洵开口对着张维贤问道,他是有点不相信,当今天子竟然会对朝鲜这个大明的好大儿出手。

        张维贤听后,对着朱常洵说道:“这上面确实是陛下的御笔,还有陛下的金印和司礼监的大印,假不了。”

        “那陛下为什么会突然间决定控制住朝鲜了?”朱常洵问道。

        “因为建奴!”

        “这怎么又跟建奴扯上关系了?”朱常洵很是疑惑,自己之前只是一名吃喝玩乐的藩王,对于一些事情并不上心。

        “这光海君是一个没有胆量之人,之前神宗皇帝下旨让其出兵协助我大明围剿建奴,可是这光海君却是百般的推脱,最后才不情不愿的派了一支军队。”

        “可结果呢?那支军队到后来竟然还投降了建奴,反过来清缴我大明的残军,属实可恶!”

        “陛下就是怕光海君在在暗中勾结建奴,叛我大明,于是便下旨控制朝鲜全境,陛下这是不信任朝鲜了。”

        “今后在也没有什么朝鲜国了,陛下已经决定到时候改朝鲜国为省,将朝鲜全面的大明化。”

        “大明化、这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吗?”朱常洵笑着说道:“孤听闻朝鲜有一首诗是什么来着,好像说衣冠文物上国同。”

        “大王,是朝鲜一个叫做徐居正的诗人写的,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

        “这里的上国就是指我大明!”颜思齐对着朱常洵说道。

        “没想到你还是个有文化的啊。”朱常洵对着颜思齐夸奖道。

        朱常洵接着将目光看向张维贤说道:“英国公,到时候出发前往朝鲜的时候,孤和一众藩王们要一同前去,还有孤手底下的一众手下也要前去。”

        “这是为何啊?”张维贤有些不解的问道。

        “孤之后是要带人出海前往美洲的,自然的要找机会熟悉海事的啊。”朱常洵对着张维贤皆是道。

        “毕竟前往美洲的路途是身份的遥远,而且我大明还没有人前往过美洲,一路上都是一些未知数,自然要准备充足。”

        “像孤这样们有远洋经验的人来说,自然而然的要找机会积累一些经验的。”

        朱常洵说完,张维贤开口回答道:“那么我要给陛下上疏请示一下。”

        “这是自然的。”

        ......

        “那魏学洢想要代替他父亲魏大中受罚?”朱由校在跟王叔远交谈了一会后,开口对王叔远开口道。

        “额。”王叔远闻言后一愣,陛下这是怎么知道的呢?心中虽然疑惑,当还是对着朱由校开口道:“是的陛下,魏学洢确实是想要代替他的父亲受罚。”

        朱由校闻言,笑了笑,说道:“那么这魏学洢确实可以称之为孝子了。”

        接着,朱由校想了想,开口道:“既然这魏学洢这么想要尽孝心,那么朕就成全他。”

        在王叔远一脸期待的表情中,朱由校开口道:“那么就让他随着自己的父亲一起去西夷的国家传播儒学吧,大明前往西夷的路途遥远,他可以在路途上照顾自己的父亲。”

        王叔远闻言是感到了有些吃惊,陛下怎么会做出这样子的决定?

        还没有等王叔远说些什么,朱由校便开口道:“这前往西夷的国家转播儒学,是朕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你应该也知道,在我大明的境内,可是有许多的西夷的传教士的吧?”

        “是的,这个草民是知晓的,光光是在我大明的京师中,草民就见到了不少的传教士。”王叔远恭敬的回答道。

        “这就对啊。”朱由校对着王叔远说道:“那些蛮夷都懂得将自己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我大明身为天朝大国,为什么不能叫自己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我大明的文化,不如他们吗?不,吾等的祖辈们在百家争鸣的时候,他们那些蛮夷们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玩泥巴呢!”

        朱由校的语气充满了不屑。

        “所以,朕才决定将他们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派往西夷的那些国家,就像他们派传教士来我大明一样。”

        “这是朕给他们这些人戴罪立功的机会!”

        “传播圣人之学,教化蛮夷,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德啊!”朱由校对着王叔远说道:

        “这可是将我中华文化真正发扬光大的壮举!他们只要干好了,一个个的都将会是名流青史的!”

        “朕将他们派出去,还有一点就是因为信任他们!要不然这样的大事,朕才不会交给他们来做!”朱由校脸不红心不跳将这一句连自己都不行的话说了出来。

        “吾皇圣明。”事到如今,这王叔远还能说些什么呢?只有称赞吾皇了啊。

        “好了,不说这些了。”朱由校摆了摆手后,拿起王叔远说制作的微雕,对着他说道:“你也知道朕是比较喜欢这些木工活的,这是朕的一个爱好。”

        “你这微雕做工精美,手艺精湛,朕是十分的喜欢的,这是一门值得好好传承下去的一门手艺。”

        “所以朕觉得可以拨一点银子建立一所学院,可以专门来传授这一方面的知识,让你来担任教师,你觉得如何?”朱由校对着王叔远问了一句,先这样子的木雕,在朱由校后世的一些技校里,是专门有教导的。

        “陛下,这是真的吗?”王叔远闻言后,关于魏学洢将要陪伴他父亲去西夷国家的事情,抛到了脑后,惊讶的开口问道。

        “这是自然的,朕为什么要骗你?”朱由校回答道。

        “草民谢过陛下!陛下圣明!”王叔远闻言后,激动的对着朱由校跪下磕头。

        “平身!”

        等到王叔远起来后,朱由校接着说道:“朕虽然喜欢你这技艺精湛的微雕,但是朕还是比较喜欢一些庄重一些的作品。”

        “所以,你会做浮雕的吗?”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王叔远对着朱由校答道:“陛下,这浮雕和草民的微雕,皆是木雕的一种,有专门的人制作浮雕的。”

        听了王叔远的回答,朱由校在心中暗道:这个朕自然明白,自己穿越前的父亲就是干木雕的。

        嘴上对着王叔远说道:“这些朕知道,现在朕是在问你,懂不懂浮雕。”

        “陛下,草民自然是懂得制作浮雕的,毕竟草民入门时制作的一些作品就是一些浮雕。”王叔远回答道。

        “很好。”朱由校闻言点了点头,命身边的刘时敏将之前宫廷画师所画的阅兵图取过来。

        这一副画的真是名称就是《明皇阅兵图》。

        等到刘时敏取过来后,朱由校便命令将这画打开给王叔远看。

        王叔远看了一下后对着朱由校问道:“陛下,您这是想要......”

        “朕要你依照这幅图上的内容,制作一件浮雕,你能行吗?越大越好。”朱由校说道。

        “而且,朕还允许你去见识一下我大明的军士四如何训练的,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陛下,草民能行!”王叔远对着朱由校保证道:“不过陛下。”

        王叔远对着朱由校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草民能不能在民间招募一些熟知浮雕制作的帮手吗?”

        “要制作出一件好的大型浮雕作品,一个人是有点困难的。”

        “可以。”朱由校点头说道。

        又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在朱由校的指示之下,即将诞生。

        ......

        因为天津距离北京城不远的原因,朱由校很快就得到了来自天津的消息。

        “福王朱常洵以及一众的藩王请求到手后跟随军队出海,积累海上的经验?”

        朱由校得知这个消息后,略微思索一会儿,便开口吩咐道:“给英国公回信,就说朕对此准许了。”

        毕竟让这些大王们积累一些海上经验也好,省得他们到时候正式出海后,缺少海上航行的经验,死在了海路上。

        要不然,后世的一些阴谋论家,说不定会说是他朱由校诡异在海上将这些藩王们残害。

        “对了,颜思齐与李旦二人也是进京了吗?”

(https://www.tbxsww.com/html/132/132938/2201829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