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说书人 > 120.一碗汤饼的功夫

当李臻和红缨敲门而入时,一眼便看到了孙静禅面前的纸张。

        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很多内容,而其中最后一句话便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孙静禅没藏。

        也不需要藏。

        如果是之前,李臻或许会觉得对方在偷听。

        可通过刚才和红缨的聊天,他忽然有点懂这些人的想法了。

        这飞马城,便是他们的家。

        我在自己家里,想干嘛就干嘛,外人管不着……

        大概便是这种想法吧。

        这种认知通过这座城池的千年底蕴,已经浸透了三宗之人的骨血。

        是没法更改的。

        那是来自血脉的力量。

        所以,虽然看到了那句话,知道这位孙大家或许把自己和红缨的对话听了个一字不差,可李臻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对眼神还有些飘忽的孙静禅拱拱手。

        可孙静禅却没说话。

        只是直勾勾的盯着李臻的脸。

        可眼神却不见聚焦,目光显得特别散。

        像是在走神。

        “贫道守初,见过静禅先生。”

        “……”

        李臻拱手打招呼,可孙静禅却没回应。

        仿佛没听到一般,继续这么直勾勾的看着李臻。

        “……”

        一旁的红缨愣了愣,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小姐?”

        “……”

        可孙静禅依旧不语。

        继续看着李臻。

        但眼神却越来越空了。

        见状,红缨只能加大了动静:

        “小姐!”

        “嗯。”

        孙静禅的眼神逐渐恢复了焦距,应了一声后,起身,冲着李臻忽然执文人之礼,双手抱环,左手手指并拢,虚遮于右手手指前,以这种满是尊敬之意的文人礼,对李臻说道:

        “孙静禅,见过守初道长。”

        见她礼给的郑重,李臻也不在拱手,而是抱子午印,以道人身份还礼: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守初,见过孙居士。”

        二人互相礼让完,孙静禅便问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道长觉得……当人好?还是当蜉蝣好?”

        听到这话,李臻又看了一眼她面前桌上的纸笺。

        微笑着说道:

        “做自己最好。”

        “……”

        孙静禅一愣,下意识的来了一句:

        “做自己?”

        “诚然。”

        李臻点点头:

        “做自己便好。做个于天地如同蜉蝣,于蜉蝣如同天地的自己。”

        “小姐,不若坐下来聊吧。”

        红缨这时也提点了一句。

        “……”

        孙静禅看了她一眼……接着对李臻礼貌一让:

        “道长请。”

        “居士请。”

        双方落座后,红缨这个做侍女的很自然的开始了伺候人的活计。

        倒酒,递筷。

        一桌子珍馐佳肴也穷尽了福隆楼厨子的所有手艺。

        俩人相对而坐,李臻目光平静如水,孙静禅的眸子亦是漆黑一片。

        只是带着些许迷茫。

        房间里倒是挺安静的。

        孙静禅是越想越茫然,忍不住再次看向李臻问道:

        “道长真如此想?”

        “想什么?”

        李臻反问了一句。

        孙静禅以为李臻是忘了刚才的话题,说道:

        “人与蜉蝣之比。”

        可谁知听到她的话后,又问了一句:

        “居士想让这人与蜉蝣相比什么呢?”

        “……”

        瞬间,孙静禅无语了。

        看着她那无语的模样,李臻的目光又落在了她面前的纸笺上面。

        想了想,他问道:

        “居士亦是修炼者,可对?”

        “……正是。”

        “虽然之前我对修炼之事不甚了解,可这行走一路,却也知晓。在出尘之时,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冲生死关。想来居士也不例外,对吧?”

        “这是自然。”

        孙静禅点点头: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堪破生死,方能出尘。”

        “什么叫堪破生死呢?”

        李臻又反问了一句,接着不等孙静禅回答,继续追问道:

        “不怕死?无惧死?不贪生?坦然死?还是说再明知道要死的前提下,让自己的生命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亦或者是平静的走进那良夜之中?虽然不知道居士是怎么跨过去的,可在贫道看来,所谓的出尘生死关,并不是让大家堪破生死。

        而更像是找寻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才对。而居士所问的人与蜉蝣答案,在贫道这便是如此。人也好,蜉蝣也好,世间生灵皆有生老病死,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踏入了奔向死亡的旅途。二者结果本就是相同,没什么分别。”

        “……”

        孙静禅一愣……

        脑子里回味着李臻这段话……

        有道理么?

        有。

        可问题是这道理……不像是一个活着的人能说出来的吧?

        贪生,这是天底下所有修炼者都会面对的一道天堑。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生死关来临时,要做好全部准备的原因。

        不想死。

        想活。

        想活,便无法堪破生死。

        堪不破,便无法出尘。

        别管是什么天赋绝伦之人,亦或者是心如铁石之士。

        所有人在面对生死关时,都是一样的。

        你越想活,就会越怕死。

        而生死关里所经历的东西,已经不是能被情绪轻而易举所左右的了。每个人都会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来经历一切你不想、抵抗、厌恶、拒绝的东西。还要抵抗一切你渴求、顺从、希望拥有的一切。

        这些东西就如同沼泽流沙,一点点试图把修炼者拉入那座深渊。

        所有修炼者,无论是普通人,亦或者是修佛修道者。

        所有人,一定会被这生死之间的种种所笼罩,无论你的道心何等坚定不移、佛心如何稳如磐石……没有用。

        用佛家的话来讲,这是人的七情六欲。

        生来便有,无可抵抗。

        只能去悟。

        无论经历什么,努力维持着灵台一点清明。

        努力的堪破一切恐怖与诱惑。

        去反抗,去抗争。

        不要屈服。

        如此,才能成功。

        成功者一朝入出尘,从此别凡间。

        而失败者……则需要有人在外相护,否则很有可能便是永久的迷失在那片“心想事成”的深渊之中,再也无法清醒。

        可是这位守初道长之言却又是个什么道理?

        为何自己听着他的话语之中,却是满满的坦然?

        虽说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可这种态度也超过了无为的界限吧?

        连生死都能如此坦然面对?

        甚至听不出来半分留恋……但却也绝无厌世欲死的念头。

        孙静禅只觉得……这位守初道长……

        平静的有些过分了。

        忍不住问道:

        “道长是……如何堪破生死关的?”

        “呃……”

        李臻一愣,想了想,摇头:

        “贫道也不知道。大概……就是睡一觉吧,就莫名其妙的破了。”

        睡觉?

        “睡了多久?”

        “唔……”

        算了算时间,李臻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月?”

        “……”

        一个月贫道早就饿死了。

        他摇摇头:

        “一碗汤饼的功夫。”

        “……”

        “……”

        雅间之内,一片死寂。

(https://www.tbxsww.com/html/124/124014/2321648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