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锦鲤小皇后 > 第三十六章

李妧招手将小厮叫了回来。

        她垂眸看他,目光冷淡:“去同他说,李家送钱来给他,只为解柳家燃眉之急,并非以此胁迫柳家退婚。”

        小厮张了张嘴,陷入为难。

        “去。”李妧催促。

        小厮不敢再作停顿,忙转身跑回去,一把揪住那中年男子,怒声道:“二老爷何故曲解我家主人的意思?我们连送两日的银钱,只是为解你柳家燃眉之急罢了,并非为退婚!”

        小厮这番倒打一耙,反倒叫那中年男子冷静了下来。男子急急喘了两口粗气,狐疑地看着他,道:“并非为退婚?”

        “并非为退婚。”

        男子渐渐敛了怒容,随即更笑出了声,他的眉尾高高挑起,带着胜利后的得意,他道:“……本该如此,你家四姑娘与我那侄儿早早定下了婚约,从那一刻起,她就该是我柳家的人了!不嫁我侄儿,她又能嫁谁?”

        小厮绷紧了五官表情,他的眼角耷拉着,嘴角却高高咧起。

        显然极为不满这柳家做派。

        但那男子是一概不管的,他大笑道:“既然我那侄媳妇有心,特地送了银两来供我柳家度日!待她与我侄儿成婚那日,我这个当叔叔的,定然好生操办。”

        说罢,男子大摇大摆进了门,“嘭”地反手将门关上,竟是将小厮堵在了外头。

        男子轻声哼着坊间歌谣,一边往里走,嘴上一边道:“当我柳家人是傻子吗?李家出了个太后,李老太爷领少师职,李家子孙将来都是要入仕为官的。我柳家已然穷途末路,拿些银两便想打发了去……哪有这样轻松的道理?过去柳家发达时,李家倒是又一番嘴脸了……”

        他别的本事没有。

        但他却知道,若是李家姑娘真嫁进了他们家,那日后李家便不可能弃柳家于不顾。

        这一笔买卖,哪里抵得上长久的生意划算呢?他还指着李家将来势大,兴许能再让他那侄儿读书考功名呢……

        这头小厮回转身,走到了李妧的身边,焦灼道:“四姑娘,如今怎么办?”

        “我早说过了,明面上来是不行的,父亲偏不信。他柳家已陷绝境,见着救命稻草,哪里肯放手?”李妧抬手放下了窗帷:“回府。”

        小厮讷讷应声,命仆从们抬起软轿离去。

        李妧坐在轿子里,眉头紧蹙。

        那柳老太爷,死便死罢,何不将他那个泼皮儿子一并带走?偏留下这样的大祸害!竟也不怕堕了柳家之名……也是,如今柳家又哪里还有名声可言?若非与她李家有桩婚约,京中人早将柳家遗忘了。

        李妧蜷起手指,又想起那日前往养心殿拜见新帝时……

        那靴子上绣的五爪金龙,仍在眼前舞动。

        心底渐渐浮动起一丝焦灼。

        这泼天富贵,怎么就叫一个傻儿得了呢?

        ……

        轿子向前行去,行不久,突然停下了。

        小厮轻扣轿窗,道:“四姑娘,前头……前头遇着钧定侯府的二公子了。”

        小厮声音紧张,仿佛那钧定侯府二公子,能够一跃而下,扑进轿子里头来。

        轿内李妧一怔,打起了帷帘。

        李家规矩严,与那李天吉家全然是两个极端,李妧少有出门的时候,没成想到,一出门便撞上了萧光和。

        她皱了下眉,然后抬头朝前方望去。

        便见前方年轻的锦衣公子,打马而来。

        李妧已有许久不曾见过萧光和。

        萧光和年纪小些的时候,曾经扒过李家的墙,后头因着种种缘故,李家与钧定侯府再不来往。外头都盛传,是萧光和心悦她,而她却与旁人定了亲。

        李妧却是不信的。

        世上男子或有情,可又哪有真将那份情牢牢惦记在心头的。

        不过兴许是先见了柳家人的丑恶贪婪,再瞧萧光和,便觉这人也有三分气质了。

        至少,萧光和生得面如傅粉,好一副贵公子的模样!

        待行近跟前,萧光和原本舒缓的眉目,骤然收紧,他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我当是谁?原是李家的四姑娘?”

        “萧二公子。”李妧淡淡出声。

        萧光和攥紧手中缰绳,道:“我道今日为何一早便有喜鹊落在我窗外,原是因着李四姑娘出门来了,还凑巧与我撞上了……”

        那小厮听了这话,打了个激灵,挡在了李妧的轿门前,道:“二公子请先行罢。”

        萧光和轻嗤一声,打马从他们的轿子便行过。

        李妧却是突地从窗帷间伸出手去,揪住了萧光和的衣摆,她仰头看他,道:“慢行。”

        短短两个字,偏叫她说出不一样的情愫来。

        萧光和扭过脸去,用极低的声音道:“柳志此人游手好闲,柳开宏被夺功名后,也整日浑噩不知事……你若真不想嫁……我可助你。”

        李妧低笑一声,松开了他的衣摆。

        萧光和说完也不再作停留,他飞快地向前行去,渐渐与李妧的轿子拉开了距离。

        李妧面带笑容,吩咐轿夫:“走罢。”

        ……

        杨幺儿吃了秋日宴,分外满足,便又带着刘嬷嬷等人,在山中转来转去,权当饭后消失了。

        她还顺手摘了些菊花。

        刘嬷嬷见了,总觉得给皇上送菊花,一簇白一簇黄,好像哪里不太对。

        她忙道:“不若送些别的?这外头的花儿,到底是不及宫里的花儿。”

        杨幺儿打量一番手头的花草,点点头,于是蹲下身去,用手指头刨了个小土坑,又把花给种了回去。

        刘嬷嬷看得哭笑不得,但也并未制止她的动作,只是等杨幺儿起身后,她便拿了帕子仔细给杨幺儿擦手。

        待擦净了手,杨幺儿便在山林间转悠了一圈儿,捡了满怀的枯叶,里头还混着两个松果。

        杨幺儿抱着到了刘嬷嬷的跟前。

        刘嬷嬷会意,点头道:“这样好,这样好。”

        管它枯枝败叶呢,都好都好。

        这会儿李家姑娘还陪在侧,孟家兄妹却只剩下了孟泓。

        孟萱听闻越王也来了文昌观,便向杨幺儿告了别,在杨幺儿这里,孟萱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她爱去哪里,杨幺儿都不关心,便让她走了。

        原先孟泓也为杨幺儿的外表所迷惑,当这位新后并不似传闻那样,那帷帽之下应当是个翩翩人物,美貌而又不失聪颖,更胜李四。

        可如今孟泓在旁边瞧着,瞧得多了,慢慢他也察觉出一丝不对劲了。

        她行动举止,如同稚子一般……

        原来传闻是真。

        不,也不算是真。

        至少在传闻之中,有人竭力丑化这位新后,几乎将其说成是丑陋粗鄙又满脸鼻涕眼泪,行动都极蠢笨的女人……

        可眼下,又哪里有与传言切合之处呢?

        换了个心思,再去瞧这位新后,孟泓反倒更觉得动人。

        这天底下的聪明人何其多,这样一人,实在难得。

        于是孟泓见她采花,也觉得有趣。

        见她刨了个小坑,将花又种回去也觉得有趣。

        连她从林子里捧了枯叶出来,也是有趣。

        ……

        这会儿刘嬷嬷命人拿了个新的匣子来,于是杨幺儿便小心地将枯叶和松果都拨弄进去,尤其那两个松果,杨幺儿还不舍地摸了好几下。

        刘嬷嬷看了不由低声笑,忙将匣子合上。

        “姑娘的手又脏了。”她将匣子递给旁人,掏出帕子继续给杨幺儿擦手。

        孟泓别开了目光。

        但他脑中却还印着,方才她不舍地轻抚松果的画面。

        她的手指细长,白皙且没有瑕疵,只沾了点泥灰。她抚摸着圆圆的松果,孟泓几乎能想象得到,她帷帽之下,该是何等不舍的神情……

        “姑娘还走吗?”刘嬷嬷问。

        “冷。”杨幺儿伸出十根手指头给嬷嬷看。

        指尖都冻白了。

        刘嬷嬷忙道:“回去,咱们回去了,山里头冷得很。”

        杨幺儿便乖乖跟着她往外走。

        孟泓默不作声地跟在了后头,比起之前的舌灿莲花,这会儿他倒是沉闷了不少。

        众人回到文昌观,孟泓便告辞去寻孟萱了。

        李家两个姑娘倒是始终没有挪步,她们亦步亦趋地跟着杨幺儿,说:“等将姑娘送回了宅子,咱们再走也是一样的。”说罢,李宁燕更是道:“明日姑娘去画舫上玩儿罢?我们明早来接姑娘。”

        显然不愿再被孟家截了胡。

        刘嬷嬷闻言,在杨幺儿跟前低声道:“姑娘,这孟家兄妹,一个心思复杂,一个蛮横乖张,姑娘不能轻易原谅了他们,下次但凡他们开口,姑娘只管拒绝了就是。这李家若相邀,倒是成的……”

        杨幺儿有些茫然,眼底还不经意地流露出了一丝苦恼。她小幅度地点了点下巴,想,下次收了礼物再拒绝好了。

        这样就听了皇上的话,也听了嬷嬷的话。

        “明日,好。”杨幺儿道。

        李家姑娘面露笑容:“我们送姑娘回宅子。”说罢,二人扶着杨幺儿上了马车。

        这边下山,朝杨宅行去。

        而那拿着两只蟹、一匣子枯叶的侍卫,也正往皇宫赶去。

        彼时萧弋刚从西暖阁出来。

        这是他头一次,见到这样齐的内阁大臣、左右丞相、六部之首……齐聚一堂。

        毕竟从前,众人都未将他放在眼中,没事也懒得与他打交道,更何况他又未亲政,底下人便更不会拿着政务来找他了。

        大臣们已经散去。

        萧弋回转身看了一眼西暖阁的方向,眸光冷厉,再不掩饰威势。

        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来到他的跟前,躬身道:“皇上,杨姑娘身边的高侍卫回来了。”

        “让他到涵春室等着。”

        “是。”

        不一会儿的功夫,萧弋回到了涵春室。

        那侍卫高举着两个匣子,稳稳当当。

        众人都好奇又心惊胆战地朝那匣子看去,心道,这回又是什么?还是鱼?

        萧弋命侍卫在桌案上摆好。

        他刚要伸手开盖,想了想,也还是手上缠了一块布条。

        上回鱼蹦出来,他蹭了一手腥气。

        他伸手扣住盖子,往上一掀,便见里面摆着两只大闸蟹,已然凉透了。

        再开另一个匣子,却见里头全是枯叶子。

        宫人们浑身一紧。

        难道这回送虫子了?

        萧弋倒是不怕的,他觉得杨幺儿应当没那个胆子捉虫子来玩。

        他伸手拨弄开叶子,便见底下藏了两颗松果……像是特地藏了好东西给他似的。或许对于杨幺儿来说,这也的确是她极喜欢极看重的东西了。萧弋嘴角勾起,竟是低笑了一声。

        宫人们神色恍惚,当是自己听错了。

        ……

        翌日,孟泓再到杨宅外,邀杨幺儿出游。

        杨幺儿收了他的礼,然后说:“不去。”

        作者有话要说:和幺儿说什么,她就记住什么。

        加更我熬夜慢慢写吼,大家明早看-3-

        ☆、针锋相对

(https://www.tbxsww.com/html/109/109710/3273842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