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锦鲤小皇后 > 第四十七章

礼部官员上门停留半日,略作指点,便退下离去。

        刘嬷嬷道:“当是皇上特地安排的。”

        李天吉差来的下人,虽然个个都是机灵人物,但他们谁又接触过皇上大婚这样的大事呢?莫说他们了。李天吉恐怕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自然,便需要礼部从旁协助了。

        杨幺儿仰头望去,便见高挂起的灯笼,底下垂着金黄的穗子,甚是漂亮。

        她是见过这等情景的。

        在家的时候,隔壁院子里就挂过这样的灯笼,不过比这样的要丑些,要小些,也要少些……只有一个,还是两个……杨幺儿是记不大清了。

        她从前呆呆坐在院子里,不能迈出去的时候,瞧见灯笼,便是除飞过的鸟儿外,最有意思的东西了……那几乎成了她脑海中牢牢镌刻的一抹亮色。

        可现在,好像灯笼都变得不值一提了。

        这里好多呐。

        杨幺儿抻长了脖子。

        见她瞧得久了,刘嬷嬷便让人取了个灯笼来给杨幺儿把玩。

        可灯笼实在太大了,杨幺儿拎在手里,灯笼都顶到了她的肚皮上。于是只玩了一会儿,她便回去写字了。

        她走到了门槛边上,突地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盯着刘嬷嬷道:“留着。”

        刘嬷嬷已经熟知她的性情,立刻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点头道:“好,留着,给姑娘留着。”

        杨幺儿便去了书房,接着写字去了。

        她也不是日日都爱在外面玩儿的。

        ……

        皇家纳采问名,需遣告天地宗庙。

        此事自然不得假手于人。

        待问询过礼部后,萧弋便换了一身衣裳,前往遣告天地宗庙。

        萧弋直太庙中殿,拜过了先祖,而后缓缓走到了惠帝的画像前。

        惠帝画像是在他壮年时绘下,但纵使是壮年,他发间也多见白,眉眼唇边更多是细纹,他的眼底不见慈和不见威严更不见一丝喜乐。

        惠帝是极瘦的,装在画像之中,竟显得与周遭有些格格不入。

        萧弋兴许是遗传自他,乍看上去,身形也是分外的单薄。

        但他单薄的身影在殿中拉出长长的影子,竟有几分威势。

        萧弋屏退了左右,宫人们莫敢不从,转眼殿内便只剩下了他,同那牌位前的袅袅青烟。

        他在殿内转了个圈儿,嘴角竟是渐渐牵起了弧度,露出了笑容来。

        “父皇,儿臣要大婚了。”

        “儿臣与你不同,儿臣的眼光是极好的,不会似你那般,错将鱼目当明珠,错将假情作真意。”

        “儿臣更不会似你那般,连争都未曾争过,便认了输……”

        他立在画像前,定定看着画像上的人,目光沉沉:“父皇,别过了。”

        他绕了个弯儿,走到了左边夹室内,夹室内设神椅、香案,还放有牌位。

        萧弋伸手从牌位后头,摸了个匣子出来,他打开匣子,便见里头盛放一颗悬珠,光芒夺目。

        这是惠帝生前所留。

        他死时,道淑妃李氏死时,让萧弋追封她后位,将其牌位并入太庙,这颗悬珠便随她一同葬下。

        这悬珠是有来历的。

        大晋朝开国皇帝晋高祖曾出过海,那时晋高祖尚是一介村夫,出海后历经万险,最后从异国族人手中得到一颗悬珠,这是他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东西。

        晋高祖将悬珠随身携带,之后更是眼界开阔,渐渐有了大抱负。

        等回到中原,不久他便聚集与他同生共死的船员,连同老家健壮的乡民们,造了反,在乱世之中杀出了一片天……

        此后这颗悬珠被晋高祖作聘,迎娶了敏恭皇后。

        于是从此开始,但凡天子纳后,都会以此为聘。惠帝未立后,但他宠爱淑妃,奈何受制朝臣,彼时李氏宗族势力未到如今的地步,惠帝叛逆心起,一心只拿淑妃当皇后。

        待他死时,惠帝一心愤懑,便告诉萧弋,要让悬珠随淑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后下葬。

        可她……

        也配?

        萧弋嘴角闪过讥讽笑意,随即将那匣子放回,悬珠却是放在了自己的袖中。然后他才不动声色,大大方方地走了出去。

        ……

        遣告天地宗庙后,备马、甲胄、妆缎、蟒缎、闪缎等……抬至太和殿丹陛之上,丹墀之下满朝文武陈列,萧弋当廷命正副使,领内务府,抬采礼往杨宅而去。

        这一日,队伍浩荡,气势恢弘。

        就这么自太和门,一路抵了杨宅大门。

        路上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因而并无多少人围观,只是天底下人大都是八卦的。消息飞快地传了开来,众人都在等着瞧,等着瞧那礼停在哪家门前。

        “不是说新后乃是岷泽县的一个乡野姑娘吗?”

        “是啊,这不是钦天监卜卦所得吗?怎么还如此大行纳采礼?那乡野姑娘何来府邸?中间种种该直接省去才是?”

        “你懂什么?若是省去,方才不合规矩。”

        “只有将诸多规矩大礼,一一行过,方才以示皇上的重视啊……”

        闲云楼内,众人喝着酒,闲谈几句,仿佛自己便身处宫中,自己便极为了解皇帝的心思一般。

        孟泓闻言,放下手中酒杯,朝静宁巷的方向望去。

        杨宅门内,节案已经设好,只是案前空荡荡,没有人跪迎。

        杨幺儿这会儿便站在柱子后头,盯着中门,神色茫然不解。她身旁还陪着李家老夫人,李家媳妇们,还有李家姑娘……若非这里塞不下太多的人,他们恨不得全都来蹭个喜气、蹭个贵气才好。

        李家年纪小一些的姑娘,讷讷出声:“……那边不用站人么?”

        “不用。”她的娘亲拍了她一下。

        “那……那既然没有人,为何还要行这样的礼?”

        李老夫人回过头来,冷冷斥责与她:“胡说什么?”说罢,李老夫人动作夸张地一拜道:“纳采、大征,必不可少。如此可见皇上对姑娘的重视。”

        说罢,李老夫人便朝杨幺儿的方向,脸上的褶子皮儿一挤,笑道:“正显姑娘的身份贵重呢。”

        若是连礼都行不全。

        那方才会沦为笑话。

        正如李老夫人所言,尽管那案前无人跪迎,但正副使与内务府官员,全然不顾,他们神色肃穆,命人将采礼一一放下,然后正经地授了礼,哪怕他们对面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如此一步一步做完了,他们方才回宫复命。

        旁人都心情激荡,唯独杨幺儿仍旧懵懵懂懂,就当看了一场猴把戏似的。

        李老夫人凑近前去,低声道:“宫里何时来办纳彩宴?姑娘若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使唤咱们府上的人。”

        “且等宫中的消息罢。”刘嬷嬷道。

        “是,是。”李老夫人应声,心底却已经琢磨开了,想着回去就开始做准备,要让李家上下都跟着动起来才好。

        杨幺儿挤在人群中间,觉得有些闷。

        莲桂十分会瞧眼色,见状便将杨幺儿扶走了。

        其他人也不敢追上去,只在后面道:“姑娘好生歇息,姑娘慢行……”场面倒也十分有趣。

        莲桂扶着杨幺儿去了书房。

        杨幺儿坐在椅子上,呆坐了会儿,突地转头问莲桂:“那是,什么?”

        这还是她头一回主动同莲桂说话,莲桂登时受宠若惊得紧,忙道:“姑娘晓得纳采礼吗?”

        杨幺儿摇头。

        “便是成婚前要做的一桩事。”

        杨幺儿喃喃复述:“成婚?”

        莲桂道:“便是姑娘要嫁人了。”

        杨幺儿心下隐隐是明白的,她知晓娘将她送到李府,是要让她去嫁人的。可是嫁什么人,怎么嫁人,她是一概不知的。

        到了这时,杨幺儿那点记忆才又被勾了出来。

        是。

        她是来嫁人的。

        杨幺儿眨了眨眼,胸口却有些闷闷的。

        她瞧了瞧面前的纸、墨,连字也不想写了。

        莲桂见她皱着眉,面色微微泛白,似是难受得紧,便赶紧将人扶着在小榻上躺下了。

        杨幺儿攥着怀里的薄毯,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睡着,她便做了个梦。

        院子隔壁挂了灯笼。

        她听见了敲锣声,娘说那是隔壁娶妻了……

        过呀过呀过了几日,隔壁就传来了隐隐的哭声。

        杨幺儿是记得一些些的,她坐在板凳上,围墙上爬过了一个女人,女人头发散乱着,她骑在墙上,骂底下的人。

        骂的话,杨幺儿只记住了半句,是什么“负心”“骗人”。

        然后底下有人把女人拉了下去,紧跟着她就听见了声音,那个人把女人打哭了。

        杨氏回来的时候,杨幺儿还磕磕绊绊讲给了杨氏听。

        杨氏只道:“庄稼汉子,粗手粗脚,免不了打媳妇的。”

        这句话,杨幺儿当时没大听懂,随后便将那一墙之隔的事,抛到了脑后,接着抬头瞧她的鸟儿……

        可杨幺儿梦着梦着,梦见一个巴掌又一个巴掌朝她落了下来。

        杨幺儿呆呆受住了。

        她嘤咛一声,眼泪便滑了下来。

        莲桂与刘嬷嬷都守在她的外间,隐约听见了哭声,忙起身点了灯。

        刘嬷嬷打起帘子,将杨幺儿一把搂在怀中,低声哄道:“姑娘这是怎么了?”

        杨幺儿于迷蒙中睁开了眼,眼角还挂着点泪。

        “要嫁、嫁人……”杨幺儿抽噎了一下,磕磕绊绊地组织着语句:“谁、谁?”

        刘嬷嬷怔了怔,随即哭笑不得:“……这都纳了彩礼了,姑娘心头原来还不知要嫁谁呢。”

        杨幺儿不出声了,只怔怔睁着一双水汪汪的眼,就这么瞧着她。

        莲桂笑了笑,柔声道:“自是嫁皇上啊。”

        杨幺儿顿时舒了老长一口气。

        ……那兴许是不会打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皇帝:朕的优点仅在与此???

        早呀呀呀=3=

        晚上再见辣~

        ☆、纳彩宴上

(https://www.tbxsww.com/html/109/109710/3273841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