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科幻灵异 > 我真就是个键盘侠 > 硬科幻和硬玄幻

科幻还分软硬?

        先说说软科幻,给出一套未来设定,然后里面发生的事情和科学无关,不是科学的前瞻,软科幻只是用科学设定来营造一个氛围,吸引你的眼球,也就是说软科幻以情节笔触来获得您的认同。

        那硬起来的科幻啥样?每时每刻都在利用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前瞻来打动您,让您发出这样的感叹:“哗,还可以这样,原来我家的微波炉是为宇航员加热食品用的啊,那万一我明天用微波炉时不小心把南极加热了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硬科幻的代入感在于,您看了硬科幻您觉得照着里面写的您都可以做到或者它很快就能实现,这是一种带有一些转折的代入感,您在发现一个新世界。

        这个代入感说冷也冷,说不冷也不冷。

        很多书友都说看不懂,其实我们看不懂的东西多了,包括不明觉厉这个词本身以前也没有。

        我们活在一个每天都造词的世界里,同样的描述,当觉得不好听不高大上时,都会造一批词来解决问题,如果不够,那就再来一打。

        所以,硬科幻的冷点在于强行地去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这很难,我举个例子,高铁,在乘坐之前或看到画面前您是认为它是长得高,还是速度高?又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高,实在是高?

        又比如我们常说的高科技,科技就是科技,科技还有高低之分?是数学高点还是物理高点?但我们一说高科技,为什么从来不疑问呢?

        一说哥德巴赫,大家就知道1+1,可以换成质数之和的问题就没多少人懂了,那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算是高科技还是低科技?

        所以对待硬科幻,不必强行地去破开字面,把它换成你熟悉的任何一个词都没有问题。

        我可以举例,一丝米等于10微米,一微米等于1000纳米,里面的关联在于米字,去了米字,按进制把纳米说成丝微儿细,你看,其实也挺下里巴人。

        说完科幻再来说说玄幻,所谓的硬玄幻是我自己造出来的。

        玄学,在古代也是正统学问,是曾经的显学,也就是说,那时的翰林院,玄学是主流,包括但不限于风水、命理、术数、天文、地理、医术、祭祀、礼仪等等。

        那时的翰林院的翰林,可不得懂玄学嘛。

        从这一点就可以想像出来,玄学也像科学一样成体系,分门别类,有其基本概念和模式,搁古代,你要跟翰林讨论斗气?小心满头包。

        这就引出了我所定义的硬玄幻和软玄幻。

        软玄幻,顾名思义,给出一套像模像样的玄幻架构,剩下全看你编,发挥想像力吧。

        这不是我要讨论的范畴,我要说的是硬玄幻。

        符合玄学的宗义,与经典籍册相应的玄学,叫做硬玄学。

        或许有人会说,玄学本身就不靠谱,还管什么经义。

        我们不懂的,就一定不靠谱?一百年前跟人说核聚变,会不会满头包?

        所以,科幻是可以前瞻的,玄幻也同样可以前瞻,甚至可以放在科学的框架内。

        这就是我所说的硬玄幻。

        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解读,比如武术,可以是接近于现实的国术武技的黑虎掏心,也可以是降龙十八掌,看着文字我们能知道降龙十八掌是啥样?跟超导磁悬浮差在哪?

        标签都是人加的,感悟却在您心里。

(https://www.tbxsww.com/html/106/106392/2618388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