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 > 第三百五十章流放漠北

“执法不严才造成了舞阳大水库大坝的垮塌,如今修建方人去楼空,那么当时负责监督的舞阳众官员就得把责任承担起来。

        同时,阳翟刺史违法付款,收受贿络,同样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上官仪、王伏胜、郭广敬、刘祥道四人与阳翟刺史来往密切,也需要详查。”

        舞阳大水库垮塌之事,经过几个月的审理终于有了一个了结,拖泥带水之下,被量刑的官员三十多人,胥吏超出两百,倒是腾出了不少位置出来。

        顺着这股东风,武则天顺便把上官仪给办了,同时还把上官仪一党的重臣给牵扯进去了几个,这种时候一旦详查,那就是绝无幸理。

        朝堂上面这些人本来就没有几个是干净,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一旦认真起来,想找点罪证那真是再容易不过了。

        武则天说完之后,扫视了场中众人一眼,王正一如既往的打着瞌睡,就像没有听见武则天刚刚说了什么一般,算是默认了武则天的意思。

        这点并没有出乎武则天的预料,毕竟王正上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摆设而已,如果商议的是民生之事,王正还会仔细听一听,有时候心情好了,还会提一些很好的意见。

        至于这种政治斗争,王正从来都是这样,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比坐在龙椅上面的李治更像一个雕像。

        毕竟李治会经常敲击手指,而王正做那里基本上不怎么动。

        李贤看了看陛上一脸冷漠严肃的武则天和闭目养神的李治,又看了看一脸死灰色的上官仪四人,正想出班求情,就看见王正原本一点一点的头改成了左右轻晃。

        李贤愣了一下,最后长叹一声,把刚抬起的脚又给缓缓的收了回来。

        上官仪曾经提议废后,当时武则天选择隐忍了下来,此时借机发难?  大家自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之下求情?  完全就是在找死,所以朝堂上所有人此时都一言不发。

        毕竟这时候和武则天唱反调?  以后被打击的人可就得变成自己了?  不是上官仪一党的人自然不愿意惹祸上身。

        至于上官仪一党的人,此时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详查才刚开始呐,你这时候跳出来?  不过是直接让被查之人多一个罢了。

        他们现在巴不得武则天最好不要注意到他们?  那里还会自己往上撞,嫌弃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最主要的是李治不管,王正装没听见,连李贤都缩回去了?  他们那点斤两?  可不够份量。

        如果李贤站出来求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倒是可以站出来附和几句,现在这种情况,还是算了吧。

        上官仪看了看场中形势?  眼中充满绝望,这一详查?  他们只怕就没有活路了,可惜他们连硬气话斗不敢说?  只得下跪俯首求饶,以期待李治或者王正心软能为他们说句话。

        毕竟自己年纪也不小了?  死则死矣?  可自己的家族还得留存下去啊?  又哪里还敢说什么硬气话。

        四个重臣就代表着四个大家族,加上阳翟和舞阳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的家眷,最后被发配漠北的人加起来足有上万人,这还是许多奴仆入籍之后的结果。

        “这一万多人去了漠北,应该能让漠北有点生机了吧?”

        王正给李治倒了一杯茶,点头笑道:“陛下仁慈,才让他们有了活命的机会,多来这么几次,漠北肯定可以繁华起来。”

        李治和武则天却是给他们机会了,如果想要杀他们,只需要在抄家之时添上一点兵甲,那就是谋反,直接灭族都没问题。

        这也是王正一直安分守己的原因,不想弄得生灵涂炭自己做皇帝,就千万不要和皇帝对着干,毕竟人家就是法啊。

        李治笑眯眯的说道:“这不是大管事说杀人很浪费吗,朕考虑了一下,觉得确实有点浪费了,让他们去漠北给朕弄点白熊皮也是好的嘛。

        以后啊,大唐都不执行死刑了,凡是那些罪大恶极的家伙都给攒起来,只要够了一定的数量,就通通给送去漠北,朕也不亏待他们,食物、工具什么的,朕都可以提供一些。”

        漠北其实有人,还有一个漠北都护府存在着,不过李治既然提到了白熊,那也就是说会把这些人再往被驱赶一下,真要是遇到白熊,那也离北极圈不远了。

        不过人嘛,总是会有办法活下来的,只要适应之后,哪怕北极也不是不能生存。

        “平安和李显两个小家伙也出去那么两三年了,大管事就真的不想他们吗?

        总是这么不回来也不是事啊,今年过年,还是让他们都回来一趟吧,大管事以为如何?”

        王正虽然也很想念儿子,可是并不想他们两个回来,在南召逍遥自在多好啊,每天都能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何必回来掺合进夺嫡之争里面去呢?

        不过既然李治说话了,王正自然不会反对,笑道:“陛下说的是,那今年就让他们两个回来过年吧,确实也是有那么久没有回来了。”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如此甚好,在大管事这里,朕总是感觉舒心。”

        李治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和王正说话,可是却没有给王正拒绝的余地,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坚持,王正就多半都不会拒绝。

        毕竟这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一边这些只要和王正商量一下,王正都会直接答应下来,而不是像别的大臣那样,总会找诸多理由和借口推脱。

        “等他们两个小家伙回来,李贤那边也完婚了吧,反正年纪也差不多了,没必要再拖延下去,婚后也好收收性子,考虑事情也会周到全面一些,大管事以为如何?”

        上一次李贤的婚事就是王正阻拦下来的,所以这次李治打算先和王正通个气,免得到时候王正又找过来求情。

        王正点了点头,笑道:“陛下说的是,臣上次之所以阻拦不过是觉得房家小女身子单薄不利子嗣罢了,等到过年应该也差不多了,毕竟子嗣是明年的事情了。”

(https://www.tbxsww.com/html/105/105896/2580360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ww.com.tbxsww.com